[发明专利]一种免喷涂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5472.2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6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汪理文;李庆贵;何腾飞;周明;张辉;江贵勇;翁永华;丁贤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润佳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4;C08L27/06;C08L97/02;C08L51/06;C08L79/08;C08K13/04;C08K7/06;C08K3/08;C08K3/22;C08K3/34;C08K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组合物 喷涂 制备 聚丙烯 铝合金粉末 氧化铝纳米 有机纤维 抗磨剂 铝颜料 耐候剂 碳纤维 木粉 色粉 竹粉 聚氯乙烯 适应恶劣环境 耐磨性能 色彩效果 外观效果 制备过程 光泽性 硅灰石 抗老化 抗氧化 轻量化 填充剂 防爆 增亮 质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喷涂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免喷涂聚丙烯组合物包括聚丙烯、有机纤维、聚氯乙烯、碳纤维、弹性体、铝颜料、竹粉、木粉、铝合金粉末、耐候剂、氧化铝纳米抗磨剂、硅灰石、其他助剂。本发明提供的免喷涂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聚丙烯为基体,通过添加有机纤维和碳纤维实现轻量化需求,铝颜料、铝合金粉末和色粉实现外观效果的增亮性、光泽性,不同的色粉还可实现不同的色彩效果,满足人们不同的外观需求,竹粉和木粉作为填充剂,质轻,耐候剂和氧化铝纳米抗磨剂使得免喷涂聚丙烯组合物能够更好的适应恶劣环境,兼具防爆、抗氧化、抗老化和耐磨性能,制备过程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保险杠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喷涂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代中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水涨船高,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汽车性能和产品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采用油漆的喷涂方式易产生人体有害物质,不利于环保,目前采用更多的是免喷涂技术,将材料技术和颜料技术相结合,控制塑料材料与各色粉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美观的产品外观效果,环保性强。
聚丙烯是目前使用广泛的通用聚合物之一,将聚丙烯应用于免喷涂技术也是当前的发展趋势,但现有的免喷涂聚丙烯还存在一些功能缺陷,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免喷涂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免喷涂聚丙烯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表示,包括聚丙烯52.8-79.6%、有机纤维10-20%、聚氯乙烯5-10%、碳纤维0-3%、弹性体3-6%、铝颜料1-3%、竹粉0.6-1%、木粉0-0.2%、铝合金粉末0-0.4%、耐候剂0.2-0.6%、氧化铝纳米抗磨剂0.1-0.3%、硅灰石0.1-0.3%、其他助剂0.4-2.4%。
进一步的,所述其他助剂包括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相容剂、增韧剂、偶联剂、色粉和成核剂,按重量份数表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相容剂20-30份、增韧剂20-30份、偶联剂15-25份、色粉5-20份、成核剂15-30份。
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剂包括防爆剂、金属硅粉和抗老化剂,按重量份数表示,防爆剂26-32份、金属硅粉30-50份、抗老化剂30-50份。
进一步的,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的混合,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的质量比为1-7:1。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纤维为聚酰亚胺纤维、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改性有机纤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增韧剂采用POE-g-MAH增韧剂,偶联剂选用硅烷偶联剂,色粉包括银粉、金粉或铝粉,成核剂选用β晶成核剂,抗老化剂采用硫代二丙酸二月硅脂。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百分比,取适量的聚丙烯、有机纤维、聚氯乙烯、碳纤维、弹性体、铝颜料、竹粉、木粉、铝合金粉末和其他助剂加入混合器内,60-110℃温度下混合均匀,设定时间为3-12min,混合器的转速为320-500r/min,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物通过主喂料斗喂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将适量的耐候剂、氧化铝纳米抗磨剂、硅灰石通过侧喂料斗喂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随后经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所需免喷涂聚丙烯组合物,双螺杆挤出机的各段加热温度分别为180-245℃,停留时间为1-6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润佳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润佳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5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