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催化剂高度分散于蜂巢状氮化碳空腔内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5390.8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9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才贤;李靖娥;陈烽;兰富军;张成花;焦培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00;B01J35/04;B01J35/10;B01J37/00;B01J37/02;B01J37/08;C01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催化剂 氮化碳 制备 蜂巢状 高度分散 海泡石 光催化剂 空腔内部 空腔 包覆改性 负载载体 高温焙烧 聚多巴胺 制备过程 前驱体 硬模板 有效地 混匀 减小 粒径 去除 应用 保证 | ||
1.一种助催化剂高度分散于蜂巢状氮化碳空腔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助催化剂负载的海泡石;
b)聚多巴胺包覆改性助催化剂负载的海泡石;
c)将聚多巴胺包覆改性助催化剂负载的海泡石与氮化碳前驱体混合均匀,高温焙烧后去除模板,即制得助催化剂高度分散于蜂巢状氮化碳空腔内部的光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助催化剂高度分散于蜂巢状氮化碳空腔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海泡石负载助催化剂是指通过常压浸渍或者真空灌注方法,使金属盐水溶液进入海泡石孔道内部,然后采用还原剂还原。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助催化剂高度分散于蜂巢状氮化碳空腔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浸渍方法是指在大气压下将海泡石浸渍在金属盐水溶液中;所述真空浸渍方法是指将海泡石抽真空,再用金属盐水溶液浸渍;所述金属盐是指氯铂酸、氯铂酸钠、氯金酸、硝酸银、氯化钯、硝酸钯之任意一种;所述还原剂是指硼氢化钠或柠檬酸钠之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1,2,3所述一种助催化剂高度分散于蜂巢状氮化碳空腔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水溶液的浓度为0.1~50mg/ml。所述还原剂的浓度为1~100mg/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助催化剂高度分散于蜂巢状氮化碳空腔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包覆改性助催化剂负载的海泡石是指将金属助催化剂负载的海泡石与盐酸多巴胺在缓冲溶液中反应;所述去除模板是指将聚多巴胺包覆改性助催化剂负载的海泡石与氮化碳前驱体高温焙烧后的产物与刻蚀剂反应。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一种助催化剂高度分散于蜂巢状氮化碳空腔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溶液的PH值为8~9;所述盐酸多巴胺的浓度为1~5mg/ml。所述刻蚀剂是氢氟酸或氟化铵之任一种。
7.如权利要求1,5所述一种助催化剂高度分散于蜂巢状氮化碳空腔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前驱体是指三聚氰胺、尿素、双氰胺、单氰胺之任意一种。所述海泡石模板与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0.5~5。
8.如权利要求1,5所述一种助催化剂高度分散于蜂巢状氮化碳空腔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焙烧是在空气氛围中,焙烧温度为500~600℃,焙烧时间为1~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53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