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菇菌棒脱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5245.X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7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靖宇;郝敏浩;常明昌;孟俊龙;徐丽婧;王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谢斌 |
地址: | 0308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筒 直线驱动装置 底座 下拉 活塞 固定设置 香菇菌棒 始端 脱袋 刀具 开口 刀片固定架 单元设置 底部倾斜 向上延伸 刀片架 固定杆 输出端 夹子 侧壁 弹簧 供菌 滑竿 菌棒 内腔 穿过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菇菌棒脱袋装置,它包括底座、主筒、纵割单元、环割单元、下拉夹单元和直线驱动装置;纵割单元和环割单元相邻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主筒依次穿过纵割单元和环割单元使其支撑设置在底座的上方,直线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主筒的始端侧的底座上,下拉夹单元设置在主筒末端的底部;主筒的始端侧内腔放置有活塞,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活塞固定连接,在靠近直线驱动装置一侧的主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菌棒进入的开口,从开口的底部倾斜向上延伸形成菌棒进入板;纵割单元包括刀片固定架和刀具;环割单元包括刀片架、环割刀具和滑竿;下拉夹单元包括支柱、连接块、夹子、固定杆和弹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香菇菌棒脱袋装置,该装置专门针对香菇生产过程中转色后脱袋出菇环节的脱袋工序而设计。
背景技术
香菇是我国食用菌产业中产量和出口量第一大的食用菌种类。香菇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实际生产周期较长且不同生长阶段环境调控要求差异较大,目前还无法实现香菇的工厂化生产。香菇生产过程中,菌棒转色后脱袋是由菌丝培养管理向出菇管理转变的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菌棒脱袋的及时性与一致性对后期出菇管理,尤其是对菌棒出蕾时间与质量、子实体调控与采收都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香菇菌棒脱袋环节需要完全依靠人工进行,不仅生产效率较低,同时,脱袋的质量与一致性也没法保证,导致出菇管理标准化程度严重降低,生产的成本较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机械来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香菇菌棒脱袋装置,该装置能够替代人工,实现香菇菌棒脱袋机械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出菇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香菇菌棒脱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主筒(2)、纵割单元(3)、环割单元(4)、下拉夹单元(5)和直线驱动装置(6);所述纵割单元(3)和环割单元(4)相邻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主筒(2)依次穿过所述纵割单元(3)和环割单元(4)使其支撑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方,所述直线驱动装置(6)固定设置在所述主筒(2)的始端侧的所述底座(1)上,所述下拉夹单元(5)设置在所述主筒(2)末端的底部;
其中,所述主筒(2)为一空心长筒,所述主筒(2)的始端侧内腔放置有能够沿所述主筒(2)长度方向滑动的活塞,所述直线驱动装置(6)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在靠近所述直线驱动装置(6)一侧的所述主筒(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菌棒进入的开口(21),从所述开口(21)的底部倾斜向上延伸形成菌棒进入板(22);
所述纵割单元(3)包括刀片固定架(31)和刀具(32);所述刀片固定架(3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刀片固定架(31)上具有供所述主筒(2)穿过的开孔(311),在位于所述开孔(311)内的所述刀片固定架(31)顶壁以及两侧壁上分别嵌设有所述刀具(32),每一所述刀具(32)的锋面端伸入所述开孔(311)的内腔,所述主筒(2)的顶部和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刀具(32)的锋面端对应的纵割刀缝(23),每一所述刀具(32)的锋面端穿过所述纵割刀缝(23)伸入所述主筒(2)的内腔;
所述环割单元(4)包括刀片架(41)、环割刀具(42)和滑竿(43);所述刀片架(4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刀片架(41)下部中心处具有供所述主筒(2)穿过的开孔(411);在所述刀片架(41)的上部两侧具有对称的柱状支杆(412),所述滑竿(43)位于两支杆(412)之间且能够沿两所述支杆(412)的上下滑动;所述环割刀具(42)竖直设置在所述滑竿(43)的下方,且其一端滑动连接在滑竿(43)上,另一端为刃面端;在所述滑竿(43)下方的所述刀片架(41)上开有环割缝(413),在所述主筒(2)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割缝(413)配套的环割刀片口(24),所述环割刀具(42)的刃面端依次穿过所述环割缝(413)和环割刀片口(24)后伸入所述主筒(2)的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52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