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好氧颗粒污泥发生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24536.7 | 申请日: | 2018-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7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卢誉远;林应强;熊庆明;周淑珍;林叶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绿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覃现凯 |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水分离器 集气罩 好氧颗粒污泥 回流管 提升管 泄压管 发生装置 上端 模块化 曝气器 流体 下端 液面 连接固定架 变形工艺 密度压力 一端连接 中部筒体 氧化沟 再利用 动能 顶面 喷出 曝气 气提 切向 位差 停留 应用 | ||
一种模块化好氧颗粒污泥发生装置,包括集气罩、提升管、气水分离器、回流管、连接固定架、泄压管和曝气器,集气罩安装在曝气器上方,提升管下端连接在集气罩顶部,提升管上端从气水分离器中部筒体切向进入;气水分离器安装集气罩上方,回流管上端连接在气水分离器底部,回流管下端设置在集气罩顶面与液面之间,泄压管一端连接在气水分离器顶端,泄压管另一端接至液面以下。本发明应用于现行的CASS、SBR、氧化沟、AAO及其变形工艺,曝气工况下产生的密度压力差形成气提动能,再利用位差和压力差使流体下泄喷出形成旋混,提高流体速度,提高空气在水中的路径和停留时间,提高氧的利用率,使系统能快速形成好氧颗粒污泥(AGS)。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好氧处理的好氧颗粒污泥发生装置,属于好氧颗粒污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模块化好氧颗粒污泥发生装置(Modular aerobic granular sludgegenerator,MAGSG反应器)。
技术背景
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是通过微生物自凝聚作用形成的颗粒状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相比,它具有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抗冲击能力强、能承受高有机负荷,集不同性质的微生物(好氧、兼氧和厌氧微生物)于一体等特点。1991年Mishillla等最早发现了AGS,并第一次报道了利用连续流好氧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Aerobic Upflow Sludge Blanket,AUSB)培养出AGS。
微生物的自凝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其颗粒化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为微生物的自凝聚提供合适的水力剪切力通常采用高径比大的反应器以及较大的曝气量,反应器太高又造成曝气的能耗增加,这制约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实际工程的应用。而现行的CASS、SBR、氧化沟、AAO及其变形工艺等好氧处理工艺,又无法提供形成好氧颗粒污泥所需要的水力剪切力。因此,创新一种在现行好氧处理工艺的曝气工况上,可以提高水力剪切力和溶解氧利用率的好氧颗粒污泥发生装置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好氧颗粒污泥发生装置,应用于现行的CASS、SBR、氧化沟等好氧处理工艺,以提高反应系统内的水力剪切力和溶解氧利用率,使系统快速形成好氧颗粒污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模块化好氧颗粒污泥发生装置,包括集气罩、提升管、气水分离器、回流管、连接固定架、泄压管和曝气器,
集气罩安装在曝气器上方,提升管下端连接在集气罩顶部,提升管上端从气水分离器中部筒体切向进入;
气水分离器安装集气罩上方,回流管上端连接在气水分离器底部,回流管下端设置在集气罩顶面与液面之间,
泄压管一端连接在气水分离器顶端,泄压管另一端接至液面以下。
进一步的,还包括提升调节阀、泄压调节阀、压力传感器和控制中心,提升调节阀安装在提升管上,泄压调节阀安装在泄压管上,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气水分离器顶部,压力传感器、泄压调节阀、提升调节阀与控制中心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管上端为水平管,水平管的管口射流方向与气水分离器的竖直轴线垂直;所述回流管下端为水平管,回流管下端安装有旋混喷头,旋混喷头的射流方向处于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集气罩是锥体形或圆台形或棱台型的一种,集气罩的大径端在下,小径端在上。
进一步的,气水分离器底部为锥形。
进一步的,集气罩底部与曝气器之间的距离为-厘米。
所述的模块化好氧颗粒污泥发生装置组装并列工作的设备,包括多个所述模块化好氧颗粒污泥发生装置,多个所述模块化好氧颗粒污泥发生装置之间通过连接固定架根据池型或罐型进行多组模块化组合装配后并联工作,并通过固定钢构与连接固定架浸没式的固定在池顶或灌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绿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绿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4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