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水装置中自动排除电解槽或电解电极组件剩余储水的工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4375.1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2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罗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民雄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槽 放水部件 电解电极 控制部件 进水口 储水 出水口 电解水装置 工艺结构 原水供应 自动排除 电解水 放水 原水 电极组件 电解电源 工作结束 对电极 内电解 状态时 电解 供电 输出 排放 | ||
电解水装置中自动排除电解槽或电解电极组件剩余储水的工艺结构,其工作过程为:当放水部件处于放水状态时,电解槽及其内的电解电极组件储水可以由进水口进入放水部件并从放水部件出水口排掉;控制部件关闭放水部件进水口,电解槽与其內电解电极组件中储水不受放水部件影响,控制部件控制原水从原水供应部件输入电解槽的进水口并进入电解槽内,控制部件控制电解电源给电解电极组件供电,对电极组件中水进行电解,电解水从电解槽出水口输出;电解水工作结束后,控制部件控制原水供应部件停止给电解槽供应原水,并控制放水部件处于放水工作状态,电解槽及其内电解电极组件中剩余储水由放水部件进水口进入放水部件并从出水口排放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水装置中自动排除电解槽或电解电极组件剩余储水的工艺结构,属于电解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解液体技术已有近百年历史,普遍采用的是有隔离膜电解水技术,例如常见的电解水机。近年来,发明了无膜电解水技术,令电解制造富氢水的电解电极结构多样化,还出现了采用活性炭与泡沫化材料电极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电解水效率与指标,但是,申请人发现电解水电极尤其是活性炭与泡沫化材料电极存在一定电荷容量等效电容,在电解水工作过程中,会被充电,当电解水工作结束后,充了电的电极等效电容会发生放电现象,对电极组件中储水进行反电解水方向的电解,此反向电解的水品质较差,会使得下次电解工作输出的电解水品质变差,而且电极储水反向电解的时间越长水的品质会越差,而且还可能对电解电极材质产生下造成不良影响。本发明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简便有效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电解水装置中自动排除电解槽或电解电极组件剩余储水的工艺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电解槽、安装在电解槽内的电解电极组件、可以排除电解槽及电解电极组件储水的放水部件、电解电源、装置控制部件、原水供应部件、装置电解水输出口;所述电解槽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放水部件的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放水部件进水口接通电解槽,放水部件水平位置比电解槽及其内电解电极组件水平位置低,当放水部件处于放水状态时,电解槽及其内的电解电极组件储水可以由放水部件的进水口进入放水部件并从放水部件出水口排掉;所述装置自动排除电解电极组件储水的工作过程为:在电解水工作过程中,控制部件关闭放水部件进水口,即控制放水部件处于不放水工作状态,电解槽与其內电解电极组件中储水不受放水部件影响,控制部件控制原水从原水供应部件输入电解槽的进水口并进入电解槽内,控制部件控制电解电源给电解电极组件供电,对电极组件中水进行电解,电解水从电解槽出水口输出;电解水工作结束后,控制部件控制原水供应部件停止给电解槽供应原水,并控制放水部件处于放水工作状态,电解槽及其内电解电极组件中剩余储水由放水部件进水口进入放水部件并从出水口排放掉。本设计使得电解水装置在非电解工作状态下,电解槽及其内电解电极组件处于基本无水状态,可以减少或消除电解槽及其内电解电极组件的剩余储水对电解水品质及电解电极组件材质的影响。
所述可以排除电解槽及电解电极组件剩余储水的放水部件,或将剩余储水通过放水部件出水口排出到装置所装配的储水箱内,或将剩余储水直接排出装置外面。
基本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民雄,未经罗民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43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进水紫外线杀菌水龙头中的灯座和阀座
- 下一篇:一种流动电极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