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脸锁的红外补光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3905.0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3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叶敏;周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20 | 分类号: | G06K9/20;G06K9/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资凯亮;单蕴倩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 人脸数据 人脸识别模块 摄像头 红外补光 红外发射器 比对 采集 发送 比对成功 辅助补光 开锁动作 用户注册 功耗 算法 储存 分析 | ||
一种基于人脸锁的红外补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1:摄像头和红外发射器启动工作;步骤A2:摄像头将采集到的人脸数据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根据内部算法将人脸数据分析后,将其发送至人脸锁;步骤A3:人脸锁接收来自人脸识别模块分析后的人脸数据,并与该用户注册时所储存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通过,则人脸锁执行开锁动作;若比对不通过,则人脸锁不执行任何动作,门处于关闭状态。本发明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基于人脸锁的红外补光方法及系统,所述红外发射器能够对摄像头进行辅助补光,能够正确地采集到用户人脸数据,提高人脸锁工作的可靠性,且功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锁的红外补光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如今门禁系统领域也逐渐和高科技结合,取代了传统的“钥匙-锁”形式,出现了如人脸识别锁这类的生物识别门锁,使得人们的房屋安全性虽然有很大提高。
但是时常由于房屋楼道晚上光线暗等问题造成人脸锁无法识别或识别出错,导致人脸锁的拒真率很高,体验效果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人脸锁的红外补光方法及系统,所述红外发射器能够对摄像头进行辅助补光,能够正确地采集到用户人脸数据,提高人脸锁工作的可靠性,且功耗低。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脸锁的红外补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摄像头和红外发射器启动工作;
步骤A2:摄像头将采集到的人脸数据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根据内部算法将人脸数据分析后,将其发送至人脸锁;
步骤A3:人脸锁接收来自人脸识别模块分析后的人脸数据,并与该用户注册时所储存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
若比对成功通过,则人脸锁执行开锁动作;
若比对不通过,则人脸锁不执行任何动作,门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所述红外发射器设于所述摄像头的侧边。
进一步,在步骤A1中,红外发射器感应到门前有访客时,再唤醒摄像头工作,
在步骤A3中,若比对成功通过,倒计时模块进行倒计时,所述倒计时模块在倒计时至预设的时间后,所述红外发射器依然感应到门前有访客,则所述人脸锁解锁,门打开。
进一步,还包括自动识别报警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A3中,人脸锁还会将来自人脸识别模块分析后的人脸数据上传至人脸识别服务器;
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器实时获取并更新公安部报警服务器提供的在逃人员和有案底前科的人员人脸数据,并与所述人脸锁1在步骤A3中上传的人脸数据进行在线比对;
若线比对的结果查出该人员是在逃人员或有案底前科的人员,则人脸识别服务器立即发送危险提醒消息和抓拍人脸拍照给保安和主人;
若在线比对结果查出该人员既不是在逃人员又不是有案底前科的人员,则人脸识别服务器发送抓拍的人脸拍照给主人,及时告知主人访客的身份信息。
进一步,若在线比对结果查出该人员是在逃人员,人脸识别服务器立即发送危险提醒消息和抓拍人脸数据给保安和主人的同时,向公安部报警并提交该在逃人员的人脸拍照片。
使用一种基于人脸锁的红外补光方法的系统,
所述人脸锁包括摄像头、红外发射器、人脸识别模块和人脸数据比对模块;
所述用于摄像头将采集到的人脸数据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3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字区域定位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车牌字符二值图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