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23709.3 | 申请日: | 2018-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姜维;梁成锋;盛磊;张航文;梁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中化环保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75/06 | 分类号: | C09D175/06;C09D5/03;C09D5/16;C09D5/08;C09D7/61;C09D7/63;C09D7/65;C08G63/20;C08G81/00;C08G63/87;C08G18/42;C08G18/61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 地址: | 21543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原料包括聚酯树脂、固化剂和填料,聚酯树脂包括全氟聚醚改性超支化聚酯和羟基聚酯树脂,原料还包括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全氟聚醚改性超支化聚酯和羟基聚酯树脂的投料质量比为1︰1.5‑4.5︰100‑250;全氟聚醚改性超支化聚酯为超支化聚酯与全氟聚醚酰氟反应而得,超支化聚酯和全氟聚醚酰氟的投料质量比为1︰0.4‑0.55;粉末涂料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将原料混合,熔融挤出,压片,破碎,过筛即得;应用:其在注重外观的汽车行业、五金行业、公共器械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粉末涂料在具有优异的流平性能的同时还兼有较优异的疏水、疏油、防污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粉末涂料由于完全不含有机溶剂,在固化时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低,目前已成为环境友好型的涂料体系之一。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粉末涂料虽然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和拒油性能,但是基于粉末涂料的特殊性,其不含有溶剂,流平性较差,在熔融固化的过程中易出现桔皮、刷痕、波纹和缩孔等表面缺陷,而且目前的粉末涂料经常用于健身器材、采暖设备、支架(超市货架、太阳能支架)、防护设施(防盗门、保险柜)、园林机械、医疗器械、五金工具等领域,则对于其装饰性中的光泽度要求较高。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7189646A公开了一种耐污自清洁粉末涂料,其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制备而成:改性聚酯树脂20-50份、活性纳米氧化铝5-15份、固化剂1-5份、流平剂2-4份、颜填料15-35份、助剂1-10份,所述的改性聚酯树脂是羧端基全氟聚醚改性聚酯树脂。此专利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较好的疏水性能,但对于注重外观的涂装领域中所要求的涂料在固化成膜之前的流平性应该怎样改进却没有涉及,仅仅简单的添加了不知为何物质的流平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具有优异的流平性能的基础上还兼有较优异的疏水、疏油、防污性能,且光泽度好,尤其适用于特别注重外观的汽车行业、五金行业、公共器械等的涂装。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粉末涂料在汽车行业、五金行业、公共器械中的应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粉末涂料,所述粉末涂料的原料包括聚酯树脂、固化剂和填料,所述聚酯树脂包括全氟聚醚改性超支化聚酯和羟值为80-200mgKOH/g的羟基聚酯树脂,所述原料还包括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全氟聚醚改性超支化聚酯和所述羟基聚酯树脂的投料质量比为1︰1.5-4.5︰100-250;所述全氟聚醚改性超支化聚酯为羟值为80-500mgKOH/g的超支化聚酯与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全氟聚醚酰氟反应而得,所述超支化聚酯和所述全氟聚醚酰氟的投料质量比为1︰0.4-0.55。
本发明中,所述全氟聚醚酰氟的结构为CF3CF2CF2O[CF(CF3)CF2O]nCOF,n优选为5-10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全氟聚醚酰氟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80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超支化聚酯为三羟甲基丙烷和2,2-二羟甲基丙酸反应而得,其中,所述三羟甲基丙烷和所述2,2-二羟甲基丙酸的投料质量比为1︰4-5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全氟聚醚改性超支化聚酯的羟值为60-200mgKOH/g。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在25℃的粘度为50-500厘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中化环保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中化环保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3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