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压力检测的步频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3130.7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0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钱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文伟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03;G06K9/20;A63B71/06;A63B22/02;A63B2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33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检测 分析系统 控制模式 图像处理 跑步 分析 报警 引入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力检测的步频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基于压力检测的步频分析系统,在高精度的参数的检测的基础上,引入了针对性的图像处理机制和相关控制模式,在确定的当前步频与跑步设备当前设定的跑速对应的步频区域不符时,进行相应的疲惫报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压力检测的步频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跑步设备是家庭及健身房常备的健身器材,而且是当今家庭健身器材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家庭健身器的最佳选择。1965年北欧芬兰唐特力诞生了全球第一台家用的跑步设备,设计师根据传速带的原理改变而成。
这台跑步设备诞生代表了现代意义上真正的家用跑步设备,欧美国家的人开始接受家里的跑步。不过开始的跑步设备,也只能在上面快走,跑步有点不舒服。
1969年诞生可全球第一台心率训练跑步设备,把心率监测安装在跑步设备是全世界一大创举,为全世界以后发展健身器材指明了方向。运动时心率是人体状态最好的显示器,在欧美,监控心率合理的控制自己的运动强度与科学健身已经是十分普及的概念,心率健身也成为了很重要的健身指标。在中国截止到2015年只有少数运动者意识到去监控自己的运动强度。将自己的运动心率控制在合理目标值范围,可以轻松达到减肥效果同时避免了运动过渡带来的伤害。而且更重要的是,运动可以锻炼人的心肺功能,运动适量长期坚持,可以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
现有技术中,跑步设备的速度范围是固定的,例如,为2到12公里每小时之间,然而,实际设定是,跑步的档位是固定的,不能精细调整的,例如,只能选择2、4、6、8、10、12六个档位,不能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设定,这样,一旦跑步人员的当前身体状态与跑步设备的速度不相适应,很容易造成跑步人员的过度疲惫,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压力检测的步频分析方法,在高精度的参数的检测的基础上,引入了针对性的图像处理机制和相关控制模式,在确定的当前步频与跑步设备当前设定的跑速对应的步频区域不符时,进行相应的疲惫报警,从而避免为跑步人员提供不适合自身身体情况的跑步环境。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两个重要发明点:
(1)通过将图像转换为三个颜色矩阵,并对每一个颜色矩阵进行逐像素分析,以基于三个颜色矩阵的逐像素分析结果,协同判断图像是否为问题图像,从而提高了图像检测的准确性,避免后续图像识别针对问题图像进行;
(2)只有在人体姿态过度偏离基准跑步姿态时,才启动后续的疲惫深入检测;
(3)采用了有针对性的、基于压力剧烈变化时刻的当前步频分析,并在确定的当前步频与跑步设备当前设定的跑速对应的步频区域不符时,进行相应的疲惫报警,从而纠正了疲惫报警的错误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压力检测的步频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基于压力检测的步频分析系统,在高精度的参数的检测的基础上,引入了针对性的图像处理机制和相关控制模式,在确定的当前步频与跑步设备当前设定的跑速对应的步频区域不符时,进行相应的疲惫报警,所述基于压力检测的步频分析系统包括:
亮度检测设备,设置在跑步设备的仪表盘内,用于检测并输出周围环境亮度;
辅助光源,与所述亮度检测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周围环境亮度,基于所述周围环境亮度确定是否执行辅助照明操作;
其中,所述辅助光源还用于在确定执行辅助照明操作时,基于所述周围环境亮度确定执行辅助照明操作的辅助照明强度;
在所述辅助光源中,所述周围环境亮度越大,确定的执行辅助照明操作的辅助照明强度越小;
图像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辅助光源的附近,用于对跑步设备所在环境进行图像数据采集,以获得并输出跑步环境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文伟,未经钱文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31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