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落地油污处理系统及其油污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3075.1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3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梁庆;赵云;朱杰;卜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欧菲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C10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污处理 分层处理 除油设备 管路连接 分选机 提升泵 污泥池 落地 设备投入成本 处理系统 大块杂质 废物利用 溶剂萃取 脱水设备 物理方式 杂质料斗 出料口 零污染 水出口 提升池 污泥泵 泥浆 油污 污泥 液下 建筑材料 回收率 出口 | ||
本公开了一种落地油污处理系统及其油污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分层处理设备,分层处理设备的上方设置有分选机,分选机的大块杂质出料口处设置有杂质料斗,分层处理设备的液下污泥泵通过管路连接有除油设备,除油设备污泥和水出口连接至污泥池;污泥池内设置有用以提升池内泥浆的提升泵,提升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有脱水设备。本发明的采用物理方式以及溶剂萃取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油污分离率,并且,本发明的处理系统设备投入成本小,回收率高,并且能够将废物利用作为建筑材料,实现了对环境的零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污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处理系统,尤其是一种落地油污处理系统及其油污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是石油开发和储运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属于危险废物(HW08)。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田产出的污油泥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污油泥进行有效的处理显得极为重要。
根据国家《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污油泥若不进行处理排放将被罚款。因此对于污油泥处理企业来讲就需要寻找一种可靠、先进、经济并能够适应污油泥特性和现状的新工艺,目前对含油污泥的处理办法包括固化处理、焚烧处理、生物修复处理、溶剂萃取处理、化学热洗处理等。但都存在着投资大、成本高、效果不显著、回收利用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落地油污处理系统及其油污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落地油污处理系统,包括分层处理设备,所述分层处理设备的上方设置有分选机,所述分选机的大块杂质出料口处设置有杂质料斗,所述分层处理设备的液下污泥泵通过管路连接有除油设备,所述除油设备污泥和水出口连接至污泥池;所述污泥池内设置有用以提升池内泥浆的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有脱水设备。
进一步,上述分选机的进料口设置有进料斗。
进一步,上述污泥池设置在除油设备的污泥和水出口下方。
进一步,上述污泥池埋设在地下。
进一步,上述分选机的下端物料出口处于分层处理设备的上方。
进一步,上述分层处理设备为一水池,水池上端设置有用以使原油溢流分离流出的溢流结构,所述溢流结构的出口设置有用以罐装原油的临时储罐。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上述落地油污处理系统的油污处理方法,具体为:
首先,将物料加入进料斗,由进料斗进入分选机,分选机将大块杂质分选出来,剩余颗粒度小的油泥进入分层处理设备;由分层处理设备除油,将油污泥中的大部分原油分离出来,分离出的原油通过分层处理设备的溢流结构进入临时储罐;所述液下污泥泵将分层处理设备中剩下的含油污泥通过管路送入除油设备去除上层浮油,除油设备将残余原油分离出来,然后将污泥和水放至处于地下的污泥池,用提升泵将污泥泵至脱水设备进行污泥脱水,脱水后的污泥作为原料,完成油污处理过程。
进一步,上述分选机使颗粒度小于5mm的油泥进入分层处理设备的物料进口;所述分层处理设备除油时,在分层处理设备中加入油泥清洗剂。
进一步,上述除油设备除油时,加入油水分离剂;所述除油设备除油后,泥中含油降至1%以下。
进一步,上述脱水设备对污泥进行脱水后,使污泥含水率降至25%以下,成泥饼状,作为原料制作建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落地油污处理系统及其油污处理方法采用物理方式以及溶剂萃取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油污分离率,并且,本发明的处理系统设备投入成本小,回收率高,并且能够将废物利用作为建筑材料,实现了对环境的零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欧菲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欧菲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30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