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级式静电喷头感应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2921.8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1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飞;胡军;刘崇林;赵明明;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5/025 | 分类号: | B05B5/025;B05B5/05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电极 锥形电极 内层 双级 喷头安装座 静电喷头 外层铜箔 锥形扇面 连接板 螺丝连接孔 两极 隔离层 均布 外沿 电极接线孔 分体式设计 充电性能 螺丝连接 外层电极 旋转卡槽 圆筒内壁 接线孔 下边缘 圆筒形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的是双级式静电喷头感应电极,这种双级式静电喷头感应电极由喷头安装座和两极式锥形电极环构成,喷头安装座为圆筒形,圆筒内壁有旋转卡槽,圆筒的下部向外延伸形成外沿,外沿上均布多个螺丝连接孔;两极式锥形电极环由连接板、外壳、内层锥形扇面感应电极、外层铜箔感应电极、隔离层组成,连接板为环形的,连接板上也均布多个螺丝连接孔,内层锥形扇面感应电极安装在外壳与隔离层之间,外层铜箔感应电极呈边沿状连接在外壳的下边缘;内层锥形扇面感应电极上有内层电极接线孔、外层铜箔感应电极上有外层电极接线孔;喷头安装座和两极式锥形电极环由螺丝连接。本发明采用分体式设计,且具有双级式锥形电极环,通用性好,充电性能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农业植保机械工作部件,具体涉及的是航空植保专用的双级式静电喷头感应电极。
背景技术
静电喷雾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应用于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新技术,其在均匀、细化雾滴,提高雾滴在目标物上的沉积量方面有明显效果并且够有效地降低飘移、散失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在实际使用中,根据雾滴3种不同的带电方式,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静电喷雾器。以往的静电喷雾技术主要应用于地面小型背负式喷雾器和大型自走式地面喷药机,采用的充电原理是接触式充电,要求静电电压达到20KV,消耗电能大,且由于绝缘材料性能达不到要求,静电高压很容易击穿绝缘层,造成漏电,甚至危及人身,因此选用更为合理的充电方式十分重要。感应式静电喷雾器较电晕充电和接触式充电的静电喷雾器,具有使用安全、电能消耗量少、价格较低等明显优势,应用前景更为广泛。
随着国内无人航空飞行器的快速发展,航空植保成为植保领域的新星,将静电喷雾技术应用于农用无人植保机,开发适用于无人航空植保机的静电喷头是一个关键,优良的静电喷头有利于提高雾化性能和雾滴荷电性能,对提高较小环境污染下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和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静电喷头是静电喷雾器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功能是实现药液雾化和雾滴荷电,是静电喷雾得以实现的关键部件。静电喷头设计主要包括雾化性能和荷电性能两方面,要求其既能产生粒径较小且均匀的雾滴,也要具有尽可能大的雾滴荷质比。因此,采用何种雾化原理和雾滴充电方式,才能实现喷雾射程远,雾滴粒谱均匀,并能相对减少漏电和触电危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目前已有植保无人机专用静电喷头种类较少且多为一体式静电喷头,也就是喷头和静电感应电极是一个整体,这造成了当进行变量喷洒作业时,喷头更换繁琐且难以保证雾滴荷电效果。即使有一部分静电喷头可以实现分体安装,但充电效果依然不够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分体式静电感应电极的感应面往往暴露于空气当中,雾滴接触电极产生漏电,造成充电效率降低并引发安全隐患。因此静电喷头的组成既要保证安装的方便性也要保证它的充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双级式静电喷头感应电极,这种双级式静电喷头感应电极与无人植保机常规植保喷头喷配套使用,通过特有的两极式锥形充电环结构解决现有航空静电喷头通用性差,充电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双级式静电喷头感应电极由喷头安装座和两极式锥形电极环构成,喷头安装座为圆筒形,圆筒内壁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旋转卡槽,圆筒的下部向外延伸形成外沿,外沿上均布多个螺丝连接孔;两极式锥形电极环由连接板、外壳、内层锥形扇面感应电极、外层铜箔感应电极、隔离层组成,连接板为环形的,连接板上也均布多个螺丝连接孔,外壳与隔离层共同固定在连接板下面,内层锥形扇面感应电极安装在外壳与隔离层之间,内层锥形扇面感应电极覆着在隔离层外表面,外壳覆着在内层锥形扇面感应电极外表面,外层铜箔感应电极呈边沿状连接在外壳的下边缘;内层锥形扇面感应电极上有内层电极接线孔、外层铜箔感应电极上有外层电极接线孔;喷头安装座和两极式锥形电极环由螺丝连接。
上述方案中连接板与隔离层为一体式结构,内层锥形扇面感应电极为扇面形的导电铜板,外层铜箔感应电极沾附在外壳下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2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