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材料的降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2796.0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6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琼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12;C12M1/04;C12M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筛板 动力装置 生物材料 滤孔 降解装置 内壁底面 支撑杆 弹簧 底面 套筒 外周 下端 固定连接套筒 固定连接箱体 内壁接触 内壁下部 上部开口 使用寿命 维修保养 箱体内部 制造成本 上端 顶面 防堵 曝气 移出 电机 相通 配合 | ||
一种生物材料的降解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上部开口,箱体内设有过筛板,过筛板的外周固定连接箱体的内壁下部,过筛板的顶面开设数个滤孔,滤孔的底面分别与箱体内部相通,滤孔均匀分布于过筛板上,箱体的内壁底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套筒的底面,套筒的内壁底面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下端,第一弹簧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下端,支撑杆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套筒的内壁接触配合。本发明通过一套动力装置同时实现生物材料的搅拌、曝气以及过筛板的防堵功能,简化结构,能够降低本装置的制造成本;且将动力装置移出箱体外,动力装置的工作环境更好,有利于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且便于操作人员对本装置进行维修保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材料的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自9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生物材料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即使在当今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生物材料依然保持着每年13%高速增长,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生物材料的飞速发展,废弃生物材料的处理日益提上日程。但目前的生物材料的降解装置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装置的维修保养,且发酵周期过长,降解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材料的降解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生物材料的降解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上部开口,箱体内设有过筛板,过筛板的外周固定连接箱体的内壁下部,过筛板的顶面开设数个滤孔,滤孔的底面分别与箱体内部相通,滤孔均匀分布于过筛板上,箱体的内壁底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套筒的底面,套筒的内壁底面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下端,第一弹簧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下端,支撑杆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套筒的内壁接触配合,且支撑杆能够分别同时沿对应的套筒上下滑动,过筛板下方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面四角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对应的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数个插杆的下端,插杆与滤孔一一对应,且插杆能够分别同时插入至对应的滤孔内,箱体的底部两侧分别开设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内共同安装主轴,主轴从两个第一通孔内穿过,第一通孔分别通过深沟球轴承连接主轴的外周,主轴的两端均位于箱体外,主轴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主轴的外周中部固定安装第一凸轮,第一凸轮的外周与连接板的底面接触配合,主轴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二凸轮,第二凸轮均位于箱体外,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活塞套,活塞套的内壁底面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下端,第二弹簧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活塞的底面,活塞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活塞套的内壁接触配合,且活塞能够分别沿对应的活塞套上下滑动,活塞套的顶面开设第二通孔,活塞的顶面固定连接竖杆的下端,竖杆分别从对应的第二通孔内穿过,竖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滚轮,滚轮的外周分别同时与对应的第二凸轮的外周接触配合,活塞套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进气管的一端,活塞套的另一侧底部固定连接出气管的一端,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与活塞套内部相通,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分别设有单向阀,箱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出气管的另一端,出气管均与箱体内部相通,主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箱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横杆的一端,横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周,每个轴承内穿过一根传动轴,传动轴的外周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轴承的内圈,每个传动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第一伞齿轮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第二伞齿轮啮合,箱体内设有盒体,盒体位于过筛板的正上方,盒体的两侧分别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壁分别通过深沟球轴承连接输出轴的外周,输出轴的内端分别位于盒体内且固定安装第三伞齿轮,盒体的两侧上部分别开设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分别与对应的第三通孔的中心线共线,输出轴分别从对应的第三通孔内穿过,且每个输出轴和对应的第三通孔之间通过深沟球轴承连接,输出轴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第四伞齿轮,第四伞齿轮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第二伞齿轮啮合,输出轴的外周分别固定连接数个搅拌杆的一端,搅拌杆均位于箱体内,盒体的底面开设第五通孔,第五通孔通过深沟球轴承连接转轴的外周,转轴的上端固定安装第五伞齿轮,第五伞齿轮能够分别同时与两个第三伞齿轮啮合,转轴的外周固定连接数个同样的搅拌杆的一端;箱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排液管的一端,排液管与箱体内部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2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