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低温细菌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2379.6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寿;刘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寿 |
主分类号: | C12N1/02 | 分类号: | C12N1/02;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低温 支撑板 分离模块 细菌分离 旋转模块 钻孔模块 外罩 细菌 分离设备 逐级分离 支腿 电机 长方形无底箱体 微生物学领域 电机安装 对称连接 竖直连接 上表面 下表面 底面 竖直 转动 配合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耐低温细菌分离方法,该分离方法采用了分离设备,该设备包括支撑板、支腿、电机、外罩、旋转模块、分离模块和钻孔模块,支撑板为长方体,支腿竖直对称连接在支撑板的底面;电机安装在支撑板的下表面,电机为耐低温细菌分离过程提供动力;外罩为长方形无底箱体,外罩竖直连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旋转模块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旋转模块用于使耐低温细菌发生转动;分离模块和钻孔模块设置在外罩内部,分离模块用于将不同大小的耐低温细菌分离开,钻孔模块配合分离模块用于实现细菌逐级分离,本发明通过分离设备的旋转模块、分离模块和钻孔模块相互配合实现耐低温细菌的逐级分离,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耐低温细菌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耐低温细菌是能够长期生活在寒冷环境中,并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耐低温细菌可以忍受短暂的温度波动,因此耐低温细菌的生态分布比嗜冷菌更加广泛,从常冷到不稳定的低温环境中均可分离到。
由于耐低温细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且在低温下仍然保持较高的代谢活性,因此在污水处理和污染环境生物修复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细菌的体积大小是影响我们生产劳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耐低温细菌的一般都是在1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环境中生存,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对耐低温细菌的体积大小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分离方法首先不能保证其生存环境导致耐低温细菌的分离率十分低,且很难对耐低温细菌的大小进行逐级分离,给人类生产过程带来不便。
鉴于此,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耐低温细菌分离方法,通过设置分离设备中旋转模块的分离箱存放耐低温细菌的混合菌液,再经过分离设备的分离模块对耐低温细菌进程逐级分离,操作步骤简单,分离效果好。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低温细菌分离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提供一种耐低温细菌的分离方法。本发明通过分离设备中的电机带动旋转模块中分离箱转动,再通过分离模块和钻孔模块的相互配合,使耐低温细菌按照大小顺序依次顺时针通过筛网的网孔,成功实现分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耐低温细菌分离方法,该分离方法采用如下分离设备,该分离设备包括支撑板、支腿、电机、外罩、旋转模块、分离模块和钻孔模块,所述支撑板为长方体,支撑板水平放置,支撑板上表面均匀开设球形凹槽;所述支腿竖直且对称连接在支撑板的底面;所述电机安装在支撑板的下表面,电机的轴穿过支撑板,电机为耐低温细菌分离过程提供动力;所述外罩为长方形无底箱体,外罩竖直连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外罩用于保护保持设备恒温;所述旋转模块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旋转模块用于带动耐低温细菌转动;所述分离模块和钻孔模块设置在外罩内部,分离模块用于将不同大小的耐低温细菌分离开,钻孔模块配合分离模块用于实现细菌逐级分离;
该耐低温细菌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先用紫外线对分离箱进行杀菌消毒,避免分离箱中本身存在的细菌影响到分离结果;
步骤二:控制液氮发挥作用使步骤一中的分离箱温度降低,筛网结冰;
步骤三:用盛放皿取耐低温细菌菌液倒入步骤二中分离箱内部的实心板与顺时针方向的相邻的筛网之间,将外罩固定在支撑板上,使其位于分离箱外部,外罩可保持分离箱内部的温度环境;
步骤四:开启电机,电机驱动中心轴转动,中心轴带动步骤三中分离箱和分离箱内部的筛网转动进而带动分离箱中的耐低温细菌转动,分离箱底部的滚珠可减小分离箱滚动时的摩擦力;
步骤五:增大电机转速,钻杆在惯性的作用下对步骤四中分离箱内部筛网结冰的网孔进行钻孔;扇叶在耐低温细菌菌液流动的作用下产生旋转,提高了钻杆的钻孔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寿,未经李长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23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