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锂电池散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1991.1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4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刘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矽美科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 | 分类号: | H01M50/20;H01M50/195;H01M6/50;H01M10/613;H01M10/653;H01M10/6554;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赵传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锂电池 散热 垫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锂电池散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甲基硅油在高速动力混合机真空搅拌10~25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料;分别加入不同粒径的导热粉体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再分别加入含氢硅油,缓聚剂,铂金催化剂;混合均匀后通过特殊压延线加入已制作出的硅胶皮与耐高温绝缘PI膜基材;把装有混合物料的载体放入烤箱中,在90~120℃温度下固化8~15分钟在加成型的方法下制得散热垫片。该锂电池散热垫片具有优异的回弹性,保证了导热界面的空气完全挤出,抗撕裂性能强,最大限度的降低热阻,同时还起到绝缘、减震、密封、降噪等作用,能够满足设备小型化及超薄化的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能源锂电池散热垫片。
背景技术
导热硅胶片是以硅胶为基材的导热介质复合材料,又称为导热硅胶垫,导热矽胶片,软性导热垫等等。硅胶片作为导热材料,已经在电子设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优良的绝缘性、压缩性、表面天然的粘性,不同生产厂家其导热硅胶片的制作生产流程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一般固体有机硅胶为原料的导热材料,导热硅胶片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塑炼→混炼→成型硫化→休整裁切→检验等五个步骤。其中,塑炼和混炼工艺对材料的合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CN 103342896 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导热硅胶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比例如下: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50~80份、乙烯基封端的甲基苯基硅油20~50份、含氢硅油0.3~10份、铂金催化剂2~6份、缓聚剂0.2~0.6份、耐热添加剂5~100份、导热粉体:400~1200份。其制备方法包含:先将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乙烯基封端的甲基苯基硅油在捏合机中混合均匀;加入分批加入处理过的或者未处理的导热粉体及耐热添加剂,待其混合均匀后加入含氢硅油、缓聚剂,催化剂;混合均匀并在成型机中热固化成片材。该发明提供的耐热硅胶片在250℃,1000h老化,仍然能够有良好的使用性,即硬度、导热系数变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再有,现有技术CN 103113846 B公开了一种导热硅胶片材及制备方法,该导热硅胶片材是由聚硅氧烷、导热粉体、表面改性剂、交联剂、铂催化剂、缓聚剂按10~50:20~600:0.1~5:0.2~2:0.01~1:0.0001~0.01的重量份混合并模压而成的片状体。制备方法包括:a、将聚硅氧烷、交联剂、表面改性剂、导热粉体、铂催化剂和缓聚剂按比例依次加入反应釜,搅拌30~50分钟,得到混合物料;b、将混合物料灌注到框形模具中,并将上表面刮平;c、把装有混合物料的模具放入烤箱中,在80~150℃温度下固化5~20分钟,成型后得到预定厚度,一面带粘性,另一面不带粘性的导热硅胶片材。该发明可使导热硅胶片材无需二次工序处理即具有单面粘性的特性,同时一次成型工艺保证了工艺处理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目的是:针对本领域已有的导热硅胶片产品技术情况,我们研发设计后提出一种新能源锂电池散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增加散热垫片本身的抗撕裂强度,也能改善其导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锂电池散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双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甲基硅油在高速动力混合机真空搅拌10~25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料;
步骤S2:分别加入不同粒径的导热粉体搅拌均匀;
步骤S3:搅拌均匀后再分别加入含氢硅油,缓聚剂,铂金催化剂;
步骤S4:混合均匀后通过特殊压延线加入已制作出的硅胶皮与耐高温绝缘PI膜基材;
步骤S5:把装有混合物料的载体放入烤箱中,在90~120℃温度下固化8~15分钟在加成型的方法下制得散热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矽美科导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矽美科导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1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器
- 下一篇:车载用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