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0472.3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0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曾岳明;张超;周文春;唐敏忠;余树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莲都区公益林管理中心;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李欣玮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级评价 指标属性 加权平均法 因子分析法 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因子分析 影像数据 标准差 森林 森林资源 归纳 评定 经营管理 调查 | ||
1.一种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为基础,结合卫星影像数据,获得森林质量和经营管理质量的评价指标;
(2)使用面积加权平均法将小班指标属性归纳至行政区域指标属性,进而以行政区域为单位,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得公益林质量得分;
(3)以公益林质量得分平均数±1倍标准差为评定等级划分的标准,将参与评价的行政区域分为高、中、低三个类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森林质量包括树种结构、郁闭度、森林起源、平均胸径、单位蓄积量、林龄结构、植被覆盖度、高植被覆盖度区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指数、高植被覆盖度区斑块平均大小指数、高植被覆盖度区邻近斑块平均最近距离、病虫害等级、火灾等级、森林健康度、坡度、坡位和土层厚度16个评价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营管理质量包括事权等级、区位重要性、蓄积动态变化、病虫害发生、火灾发生和公益林投资效益6个评价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树种结构、郁闭度、森林起源、平均胸径、单位蓄积量、林龄结构、病虫害等级、火灾等级、森林健康度、事权等级、坡度、坡位和土层厚度13个指标由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现状数据获得;
植被覆盖度、高植被覆盖度区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指数、高植被覆盖度区斑块平均大小指数、高植被覆盖度区邻近斑块平均最近距离4个指标由卫星影像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获得;
近10年病虫害发生和火灾发生2个指标由统计获得;
区位重要性以小班到区域主要交通干线、重要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直线距离表示,通过统计获得;
蓄积动态变化通过近10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获得;
公益林投资效益基于近10年经营管理投入与公益林森林质量产出,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评价指标的具体评价方式如下:
树种结构:分类变量,将树种结构以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毛竹林、灌木林进行分类,分别赋值为10、8、6、4、2;
郁闭度:数值变量,林分郁闭度的高低,体现了森林的生物量水平,能够反映整体质量的好坏;
森林起源:分类变量,把公益林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种类型,将天然林和人工林分别赋值为10和5;
平均胸径:数值变量,平均胸径是林分生产力的具体表现;
单位蓄积量:数值变量,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是反映林分质量的重要指标,指标值越大,表明现状森林资源越丰富,林分生产力越高,生态效益越好;
林龄结构:类别变量,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个龄组,分别赋值为2、10、8、6、4;
植被覆盖度:数值变量,基于卫星影像采用像元二分法获得,是单位面积内植被冠层垂直投影所占的百分比,对森林物种多样性、水土流失、林内小气候形成等都有重要作用,对森林健康有重要影响;
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指数:数值变量,指植被覆盖度大于75%区域中的最大斑块占据整个景观面积的比例;
斑块平均大小指数:数值变量,指植被覆盖度大于75%区域的总面积除以该类型的斑块数目,其值代表一种平均状态,反映了景观异质性;
邻近斑块平均最近距离:数值变量,指植被覆盖度大于75%区域斑块离散程度,其值越大,说明同类型斑块间相隔距离越远,分布较离散;反之,则说明同类型斑块间艰巨近,呈团聚分布;
病虫害等级:类别变量,林木受各种病害的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分别赋值为10、7.5、4.5、2;
火灾等级:类别变量,林木遭受火灾危害的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分别赋值为10、7.5、4.5、2;
森林健康度:类别变量,根据林木的生长发育、外观表象特征及受灾情况综合评定森林健康状况,分为健康、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4个等级,分别赋值为2、5、7.5、10;
坡度:数值变量,坡度越小,水土流失减缓,土壤较为深厚,利于林木的生长,林分质量越好;
坡位:类别变量,分脊、上、中、下、谷、平地及全坡7个类型,划分为5个等级,山谷下部为I级,中部和全坡为II级,上部为III级,山脊为IV级,分别赋值为10、7.5、4.5、2;
土层厚度:数值变量,土层的厚度直接影响林木的生长速度;
事权等级:类别变量,分为国家级公益林和省级公益林2类,分别赋值为10和6;
区位重要性:数值变量,以小班到区域主要交通干线、重要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直线距离来确定林地区位重要性;
蓄积动态变化:数值变量,以近10年前后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准,计算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值;
病虫害发生:数值变量,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统计近10年病虫害发生面积,求得每亩发生率;
火灾发生:数值变量,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统计近10年森林火灾发生面积,求得每亩发生率;
经营投资效率:数值变量,基于近10年经营管理投入与公益林森林质量产出,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得到公益林经营投资效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2-1):使用面积加权平均法将小班指标属性归纳至行政区域指标属性,得到参评指标值,
Yij=(S1×X1j+S2×X2j+S2×X2j+S3×X3j+S4×X4j+S5×X5j+Si×Xij)S
式中,Yij为第i个区域第j个评价指标值,Si为第i个小班面积,Xij为第i个小班第j个评价指标值,S为第i个区域小班总面积;
(2-2):对参评指标值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因子旋转载荷矩阵和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利用各个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和权重系数值,计算各行政区域公益林质量得分情况,
λ=λ1+λ2+λ3+λ4+λ5+λi
式中,λi为第i个公因子特征向量值,Fi为第i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F为公益林质量得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莲都区公益林管理中心;浙江农林大学,未经丽水市莲都区公益林管理中心;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04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职场信用评价方法
- 下一篇:指标决策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