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闹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0227.2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林燕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燕青 |
主分类号: | G04G13/02 | 分类号: | G04G13/02;G04G21/06;G04G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响铃 闹钟 控制模块 显示面板 定时控制 录音模块 使用寿命 蓄电电池 旋转钮 磨损 铃声 起床 损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闹钟,包括外壳和显示面板,所述外壳上设有显示面板,所述外壳上设有一个旋转钮,所述外壳上设有响铃部,所述外壳设有控制模块,所述外壳上设有录音模块,所述外壳上设有蓄电电池。该闹钟可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响铃部发出铃声叫人们起床,同时控制模块会定时控制响铃时间,同时减少响铃部的磨损,从而延长响铃部的使用寿命,该发明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同时还避免响铃时间过长给响铃部带来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闹钟。
背景技术
闹钟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设备,闹钟可以提醒人们早上准时起床,对于闹钟人们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有的是对闹钟的铃声有需求,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人们发明了一种发明,但这种闹钟的铃声一旦响起则需手动选择开关才会停下,响铃部会受到磨损,中国发明CN103454907A中提到一种闹钟,控制模块会定时控制响铃时间,同时减少响铃部的磨损,从而延长响铃部的使用寿命,但未考虑到显示面板上不能感应到环境的温度,不能更好的为人们带来便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闹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闹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闹钟,包括外壳与显示面板,所述外壳上设有显示面板,所述外壳上设有一个旋转钮,所述外壳上设有响铃部,所述外壳设有控制模块,所述外壳上设有录音模块,所述外壳上设有蓄电电池。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板上设有信号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录音模块上设有信号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板上设有温度感受器。
优选的,所述蓄电电池和控制模板通过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板和响铃部通过导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闹钟采用控制模板进行控制,旋转钮控制控制模板,旋转一下打开显示面板,即可进行其他操作,如果不想让闹钟到点后不停的响铃,则可再次扭动旋转钮至响铃间隔功能,选择间隔时间,还可以将旋转钮扭动到录音功能,录制自己喜欢的声音来做闹钟铃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旋转钮、3显示面板、4信号发生器、5录音模板、6蓄电电池、7导线、8温度感受器、9信号接收器、10控制模板、11响铃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闹钟,包括外壳1和显示面板3,外壳1上设有显示面板3,外壳1上设有一个旋转钮2,外壳1上设有响铃部11,外壳1设有控制模块10,外壳1上设有录音模块5,外壳1上设有蓄电电池6,控制模板10上设有信号接收器9,录音模块上5设有信号发生器4,控制模板10上设有温度感受器8,蓄电电池6和控制模板10通过导线7连接,控制模板10和响铃部11通过导线7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打开旋转钮2,蓄电电池6通过导线7依次连接录音模块5、控制模块10和响铃部11,电路接通后,即可在显示面板3上设定闹钟时间和闹铃间隔的时间,然后可以选择铃声,扭动旋转钮2选择录音功能,录音模板5上的信号发生器4工作,控制模板10上的信号接收器9接收,控制模板10上的温度感受器8工作,则显示面板3上显示当天温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燕青,未经林燕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02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