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孔陶瓷气体分布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9013.3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3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冯拥军;张毅;韩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英华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22;C04B38/00;B01D47/02;B01J4/00;B01J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陶瓷 多孔陶瓷材料 气体分布器 气体分散 微小气泡 微泡 尺寸特性 传统气体 气体传质 气体通过 气液接触 陶瓷微孔 分布器 透过性 微孔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多孔陶瓷气体分布器,通过利用多孔陶瓷材料进行气体分散,气体通过多孔陶瓷材料时,会被陶瓷微孔分散成大量微小气泡,从而实现气体的高效微泡化均匀分布;可以实现传统气体分布器所无法实现的微小气泡分布,气泡直径最小可达到0.1μm,甚至更小,气泡大小均匀且易于控制,分散精度高,充分发挥多孔陶瓷的微孔尺寸特性,利用多孔陶瓷的均匀透过性特点,实现了气体的高效微泡化均匀分布,大幅提高气液接触面积,改善气体分散形态,使气体传质效果显著加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孔陶瓷气体分布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气体分布器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精馏、吸收、分离、气液、气固反应等各种工业环节以及化学、环境、石化、生化等诸多工业领域。
在气相参与条件下,比如废气处理中CO2/SO2/H2S/NOX等气体的化学吸收、烃类液相氧化制乙醛/醋酸/草酸/丙酮/环己醇、液相氯化制二氯乙烷/二氯丙烷、丁烯的分离和异丁醇的生产、生物发酵等过程中,往往气液传质的状况制约着整个反应。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传统气液传质设备的体积为满足发展,也越来越大,设备投资费用、操作费用及设备的维修费用不断攀升,大大限制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改善气液分散状况,强化气液传质就成为提高设备生产能力的关键。常规的气体分布器孔径较大,形成的气泡体积也大,气液接触面积小,气体分散效果差,气液传质能力不强;同时设备结构复杂,体积大,不易安装和维护。
多孔陶瓷是指具有一定尺寸和数量孔隙结构的功能陶瓷材料,其在材料成形与高温烧结过程中,本体结构内形成大量彼此相通或闭合气孔。由于该材料具有强度高、密度低、耐高温、抗腐蚀、抗冲击、耐磨损、比表面积大、透过性均匀以及原料来源广,使用寿命长等优良特性,现已作为过滤、分离、吸音、催化剂载体等关键材料而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环保、石油、冶金、电子及生物等重要领域,并逐渐引起了材料学界的高度关注,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国内目前对气体分布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程设计领域,重点多在气体分布器的结构改进方面,对于气体分布器所用新材料的开发、尤其是结合多孔陶瓷技术的应用研究还十分缺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孔陶瓷气体分布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新型多孔陶瓷气体分布器,通过利用多孔陶瓷材料进行气体分散,气体通过多孔陶瓷材料时,会被陶瓷微孔分散成大量微小气泡,从而实现气体的高效微泡化均匀分布。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多孔陶瓷气体分布器的平均孔径0.005μm≤d≤500μm,孔隙率 30%≤δ≤96%。
所述多孔陶瓷气体分布器的微孔形态为开口气孔、闭口气孔、贯通气孔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多孔陶瓷气体分布器的结构为板式、直管式、环管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多孔陶瓷气体分布器的骨料材质为碳化硅材料、刚玉和金刚砂质材料、氧化锆质材料、高硅质硅酸盐材料、铝硅酸盐材料、精陶制材料、纯碳质材料、堇青石材料、钛酸铝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多孔陶瓷气体分布器的骨料材质为刚玉。
所述的新型多孔陶瓷气体分布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混合粉体:
分别取400~600重量份的三水氧化铝粉、100~400重量份的一水氧化铝粉、1~10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5~20重量份的黄原胶、30~100重量份的聚丙烯酸钠、5~5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钠,充分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混合粉体;
(2)制备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英华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英华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90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陶瓷粉末辅助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