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回收率脱盐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17990.X | 申请日: | 2018-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1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慕史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格瑞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1D3/04;C01D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单元 脱盐水装置 硫酸钠 高回收率 浓水 氯化钠盐水 脱盐装置 脱盐水 回收率 浓缩 废水排放量 技术难题 依次相连 电渗析 二价盐 一价盐 预浓缩 减量 一价 盐水 输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回收率脱盐水装置,涉及脱盐水处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脱盐水回收率低的技术难题。本发明的一种高回收率脱盐水装置,包括脱盐装置,脱盐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反渗透单元、第二反渗透单元和第三反渗透单元;第二反渗透单元将第一反渗透单元中输出的浓水分为氯化钠盐水和硫酸钠浓水,其中,硫酸钠浓水在第二反渗透单元中循环从而使硫酸钠浓水进行浓缩,而氯化钠盐水则在第三反渗透单元中循环,经过第三反渗透单元预浓缩的一价盐水再经电渗析进一步深浓缩减量处理,使废水排放量进一步减少,因此通过采用将一价盐和二价盐进行分离,并分别进行循环的方案,从而达到提高脱盐水装置的回收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盐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高回收率脱盐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剧增,工业用水的过程中伴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滋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在海水淡化、污水循环利用领域,膜技术已经成为常规分离技术,其中,将预脱盐装置作为除盐水生产的反渗透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反渗透技术应用于淡水的回收率约75%,因此,约有25%的水作为浓水被排放,水的利用率较低。在淡水资源日益缺乏的情况下,提高水的利用率,尽最大可能节约淡水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回收率脱盐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脱盐水回收率低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回收率脱盐水装置,包括无废水软化装置和脱盐装置,所述无废水软化装置具有一个与原水相连的输入端和软水输出端;所述脱盐装置与所述无废水软化装置的软水输出端相连,所述脱盐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反渗透单元和第二反渗透单元,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用于将第一反渗透单元输出的浓水分为氯化钠盐水和硫酸钠浓水,其中,硫酸钠浓水在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中循环进行浓缩分离,氯化钠盐水在所述第三反渗透单元中循环进行浓缩分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第一端为输入端,第二端和第三端为输出端,其中,第二端输出脱盐水,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第一端为输入端,第二端和第三端为输出端,其中,第二端输出氯化钠盐水,第三端输出硫酸钠浓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第三端以及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第一端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二中间水箱和第二高压泵;
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第三端与第二中间水箱的输入端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脱盐装置还包括第三反渗透单元,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反渗透单元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三反渗透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输出淡化水,第三端输出氯化钠盐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渗透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无废水软化装置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一中间水箱和第一高压泵,所述第三反渗透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中间水箱的输入端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反渗透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反渗透单元的第一端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三中间水箱和第三高压泵,所述第三反渗透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中间水箱的输入端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中间水箱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与电渗析浓缩装置的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渗析浓缩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与浓盐水箱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废水软化装置的输入端还设置有预处理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第二反渗透单元将第一反渗透单元中输出的浓水分为氯化钠盐水和硫酸钠浓水,其中,硫酸钠浓水在第二反渗透单元中循环从而使硫酸钠浓水进行浓缩,而氯化钠盐水则在所述第三反渗透单元中循环,因此通过采用将一价盐和二价盐进行分离,并分别进行循环浓缩的方案,从而达到提高脱盐水装置的回收率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格瑞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格瑞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79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