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7251.0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4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姚思澄;李卓斌;杨建华;刘崇武;刘云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2;H01M4/62;H01M10/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材料 锌负极 第三相 碳材料 复合 质量百分比 活性炭粉 无机金属 乙炔黑 石墨 粉体 锌粉 优选 | ||
1.一种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的组分包括70~99wt%锌粉、1~30wt%碳材料和0~10wt%第三相材料,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wt%;
所述碳材料为石墨、乙炔黑、活性炭粉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三相材料为无机金属粉体,优选为铋、镓和铟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的组分包括70~89wt%锌粉、10~30wt%碳材料和1~10wt%第三相材料,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粉的粒径为1~100μm,优选为10~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的粒径为100nm~100μm,优选为100nm~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相材料的粒径不超过200μm,优选为100nm~1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的组分中还包括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醛缩丁醇和聚四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占复合锌负极总质量5~15 wt%。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的厚度不超过1.5mm,优选为0.5~1.5mm。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锌粉、碳材料、第三相材料和粘结剂按照质量比混合,得到块状前驱体;
将所得块状前驱体二次粉碎,得到前驱体粉末;
将所得前驱体粉末压制成型,再经干燥,得到所述具有多相材料复合锌负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粉末的粒径为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8~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72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