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电子联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7042.6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9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管伟新;孙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9/06 | 分类号: | B61L19/06;B61L2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电子 联锁机 主备切换 联锁 交换机 联锁系统 测试和维护 主机 可维护性 可测性 自动挡 挡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电子联锁系统,包括联锁A系、联锁B系以及主备切换控制单元,所述联锁A系包括联锁机A系、交换机A、至少一个全电子执行单元A,所述联锁B系包括联锁机B系、交换机B、至少一个全电子执行单元B,所述主备切换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联锁机A系和联锁机B系实现主备切换,所述交换机A还与至少一个全电子执行单元B连接,所述交换机B还与至少一个全电子执行单元A连接,所述主备切换控制单元设有强制A系主机、强制B系主机和自动挡共三个挡位。本发明可以很好满足联锁机测试和维护人员对全电子执行单元的测试和维护工作,同时,也增强了当前全电子联锁系统的可测性和可维护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铁路联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联锁控制系统是车站信号的基础设备,是铁路安全的核心保障设备,使车站范围内的信号机、进路和进路上的道岔相互具有制约关系,来保证车站行车安全和调车作业安全,目前业界普遍采用计算机联锁作为铁路联锁设备的核心技术。
目前,铁路信号领域中现有的全电子联锁系统大多基于传统的二乘二取二安全模型,这种模型虽然安全性已经有了极大提升,但是在可用性方面仍然存在提升的可能。此模型的弊端在于,主系跟备系的全电子执行单元没有实现交叉互连,各自只能控制本系内的全电子执行单元,这样只有同一系的主机笼和全电子执行单元都正常的情况下,联锁机才能正常工作。
在此基础上,国内全电子联锁系统开始出现主备系全电子执行单元交叉互连的方案,该方案目前能实现全电子执行单元的交叉互连,且只要任何一系的主机笼和任何一系的全电子执行单元能正常工作,则整个联锁系统就能正常工作。两系间的全电子执行单元间采用条件动作电源实现全电子执行单元间的冗余切换,可以在任何一系发生故障的时候自动发生主备切换。
但是此方案两系间的全电子执行单元切换只能自动切换,不能实现人工强制切换,主观能动性不强。不能很好满足人工强制切换场景需求,比如联锁机相关工作人员在测试或者维护时,常常需要指定全电子执行单元驱动室外设备,以便完成对指定全电子执行单元的测试或者维护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人工强制冗余切换的全电子联锁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全电子联锁系统,包括联锁A系、联锁B系以及主备切换控制单元,所述联锁A系包括联锁机A系、与联锁机A系连接的交换机A、与交换机A连接的至少一个全电子执行单元A,所述联锁B系包括联锁机B系、与联锁机B系连接的交换机B、与交换机B连接的至少一个全电子执行单元B,所述主备切换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联锁机A系和联锁机B系实现主备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A还与至少一个全电子执行单元B连接,所述交换机B还与至少一个全电子执行单元A连接,所述主备切换控制单元设有强制A系主机、强制B系主机和自动挡共三个挡位,当挡位拨动到强制A系主机时,联锁A系将成为主系,如果联锁A系产生故障,将会降为备系,同时,联锁B系也不允许升为主系;当挡位拨动到强制B系主机时,联锁B系将成为主系,如果联锁B系产生故障,将会降为备系,同时,联锁A系也不允许升为主系;当挡位拨动到自动挡时,联锁A系和联锁B系将采用竞争的方式确定主机,若联锁A系升为主系,运行过程中产生故障时,会自动切换联锁B系为主系,若联锁B系升为主系,运行过程中产生故障时,会自动切换联锁A系为主系;所述全电子执行单元A/B具有若干IO单板,且联锁A系和联锁B系的执行同一功能的IO单板只能有一个是主系,在每块IO单板上均设置一个冗余切换按钮,对当前IO单板的主备状态进行翻转。
优选的,在当前IO单板的冗余切换按钮按下之后的指定时间段内,处于强制状态,处于强制状态时,针对该IO单板的主备切换动作视为无效。
优选的,冗余切换按钮能正常起作用,须满足以下条件:
1)对端IO单板在位;
2)对端IO单板无故障,或者存在不影响使用的故障且故障率比本端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7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车辆加砂装置
- 下一篇:列尾机车台运行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