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H值变色抗菌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17002.1 | 申请日: | 2018-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9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柯伟;许路路;王晓烨;田玉玲;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半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6P1/34;D06P3/85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刘奉丽 |
| 地址: | 2000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织物 变色 染料溶液 棉纱线 制备 预处理 敷料 浸渍 抗氧化性能 持久释放 抗菌性能 伤口愈合 颜色变化 混纺比 姜黄素 精梳棉 伤害性 银离子 银纤维 染色 织造 单质 伤口 观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值变色抗菌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精梳棉和银纤维按混纺比为92~96:4~8混纺形成银棉纱线,将银棉纱线进行织造形成织物,织物经过预处理后,使用茜素染料溶液或姜黄素染料溶液染色,经pH缓冲液浸渍后获得。本发明pH变色抗菌织物可通过观察颜色变化确定伤口愈合程度,无需揭开敷料,对伤口伤害性小。织物银成分以物理单质形态存在,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使银离子活性持久释放,从而达到持久的抗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H值变色抗菌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的医用敷料主要包括传统类敷料、天然敷料、合成敷料、药用类敷料、组织工程类等敷料,虽然这些敷料的功能比较完善,但是通常情况下均需要揭开敷料才能观察到伤口的愈合程度,取出有可能使细菌进入伤口,对伤口造成感染。
酸致变色纺织品是一种新型材料,目前市场上对酸致变色织物研究较少,处于刚起步阶段,针对涉及酸致变色以及pH值变色的纺织品制备工艺,以及如何在制备获得变色织物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抗菌效果,尚处于探索、解决之中,无法在实际生产中解决该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制备获得pH值变色织物,并且在制备获得变色织物的同时使得织物具备良好的抗菌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方法提供pH值变色抗菌织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采用精梳棉和银纤维按混纺比为92~96:4~8混纺形成银棉纱线,将银棉纱线进行织造形成织物,织物经过预处理后,使用茜素染料溶液或姜黄素染料溶液染色,经pH缓冲液浸渍后获得。
其中,所述预处理包括翻缝、退浆、烧毛、脱脂、漂白和丝光处理。
其中,所述银棉纱线的制备工艺包括开清棉、梳棉、预并条、精梳。
其中,所述银棉纱线的支数为32S/1。
其中,所述银棉纱线的制备方法中,银纤维和精梳棉先进行人工混合,干重比例为银纤维:精梳棉为70:30,通过开清棉处理、梳棉后,制成精梳棉/银纤维梳棉条,进一步制成精梳棉/银纤维预并条。
其中,所述预并条的干定重量14.8g/5m。
其中,所述预并条的方法为选用1根精梳棉/银纤维预并条和5根银纤维三道混并。
其中,所述精梳棉规格为3d*(30~56mm)。其中,所述银纤维规格为3d*(30~56mm)。其中,进一步的,所述精梳棉规格为3d*38mm。其中,进一步的,所述银纤维规格为3d*38mm。
其中,所述银棉纱布的织造方法,包括采用银棉纱线按平纹布的喂纱结构进行织物织造。其中,进一步,所述织物的密度为88×64,所述织物的幅宽为72英寸。
其中,所述茜素染料溶液为茜素染料与水混合获得,茜素染料溶液为每100ml染料溶液中加入茜素染料0.4~0.7g;或者姜黄素染料溶液为姜黄素染料与水混合获得,姜黄素染料溶液为每100ml染料溶液中加入姜黄素染料0.1~0.7g。
其中,所述茜素染料或姜黄素染料为市售获得。比如,购买自济南龙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
其中,进一步的,所述水为蒸馏水。其中,更进一步的,所述茜素染料溶液或姜黄素染料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用蒸馏水配制茜素染料溶液或姜黄素染料溶液,然后准确吸取茜素染料或姜黄素染料加入蒸馏水中,并补足所需要的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半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半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7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防紫外快干运动面料
- 下一篇:一种混纺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