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棕种壳厚度的分子标记早期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6802.1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1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鹏;赵志浩;王永;石鹏;金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58 | 分类号: | C12Q1/6858;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莫臻 |
地址: | 5700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棕 种壳 早期鉴定 分子标记 种苗繁育 鉴别 琼脂糖凝胶电泳 电泳条带 厚度类型 扩增产物 领域应用 育苗阶段 叶片DNA 出油率 油棕树 薄壳 酶切 辨别 繁育 果实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种苗繁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棕种壳厚度的分子标记早期鉴定方法。先提取油棕叶片DNA,再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酶切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即可根据电泳条带鉴别出油棕种壳厚度的类型。本发明所述的鉴别油棕种壳厚度类型的方法,无需等油棕树开花结果后辨别,能够在育苗阶段对果实的种壳类型进行早期鉴定,从而保证仅繁育出油率高的薄壳种种苗,在油棕种苗繁育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种苗繁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鉴定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分子标记在油棕生长发育早期鉴别种壳厚度类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含油率高达50%,是世界上产油效率最高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棕的种植面积在全世界的植物油作物中仅占8.32%,产量却占到了约42.3%,有“世界油王”之称。其主要产品棕榈油和棕仁油除了供食用外,还可制造高级人造奶油、肥皂、工业防锈剂及润滑油等;副产品茎叶、果壳、油饼等还可作为原料生产活性炭、洗涤去污剂、化妆品及特种用纸等,用途非常广泛。其经济寿命20~30年,自然寿命可达100多年,在世界热带地区被广泛引种与栽培,主要分布于南纬10°~北纬15°之间的亚非拉热带地区,包括亚洲的东南部,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部。目前世界上种植油棕的国家有40多个,主要生产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泰国等,我国海南、云南等地也有少量种植。
油棕的果实有三种类型:厚壳种(Dura)、无壳种(Pisifera)和薄壳种(Tenera)。无壳种通常表现为雌性不育,薄壳种的产油量通常远远高于厚壳种,因此,薄壳种目前是主要的商业化类型。油棕果实包括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种壳)和种仁四部分,其中种壳厚度与油棕产油量高度正相关,单纯靠人工鉴定需要发育成熟的油棕果实,极大的限制了育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SHELL基因是控制油棕内果皮(种壳)厚度的关键基因,与油棕果实的含油率息息相关。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equences,CAPS)是基于PCR技术的一种分子标记,基本原理是利用己知DNA序列设计出一套特异性的PCR引物(19-27bp),然后用这些引物扩增该序列上的DNA片段,再用专一性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所得扩增产物,凝胶电泳分离酶切片段后进行分析。CAPS标记揭示的是特异PCR片段的限制性长度变异的信息,是一类共显性分子标记。因此,开发SHELL基因的相关CAPS标记对油棕种质资源的种壳厚度进行早期鉴定对油棕遗传育种研究及生产都具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棕种壳厚度的分子标记早期鉴定方法,应用CAPS分子标记在育苗阶段对油棕种壳厚度进行早期鉴定,对于油棕遗传育种及种植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油棕苗繁育及育种研究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油棕种壳厚度的分子标记早期鉴定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提取油棕叶片DNA;
2、对所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
3、PCR扩增产物经酶切后做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拍照;
4、根据电泳图中的条带情况对油棕种壳厚度鉴定:电泳凝胶上大约530bp处显示1条条带的为无壳型(P)种质;在280bp-250bp处显示双条带的为厚壳型(D)种质;在530bp和280bp-250bp两处均有条带的为薄壳型(T)种质。
所述步骤2中的PCR扩增,所用引物为:正向引物序列为:TTGCTTTTAATTTTGCTTGAATACC(5'-3'),反向引物序列为:TTTGGATCAGGGATAAAAGGGAAGC(5'-3')。或者由该引物序列衍生的序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6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