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变异毒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6634.6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7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闫若潜;班付国;王华俊;赵雪丽;谢彩华;马震原;王淑娟;刘梅芬;陈慧娟;赵月龙;杨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9/215;A61P31/14;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璐 |
地址: | 450008***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猪 流行性 腹泻 病毒 变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变异毒株(PEDV‑HNCADC‑2017,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1766)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变异毒株在10%血清培养基的VERO细胞中传代至156代,其TCID50可达107.7/0.1mL,毒价较高,能与猪阳性血清和Balb/c小鼠阳性血清反应,免疫荧光反应较强。由其制备的弱毒活疫苗可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预防,抗体产生快,免疫后2周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由其制备的灭活疫苗安全性高,免疫后不排毒,可用于母猪和1日龄仔猪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控。当采用二者联合免疫,可显著提高免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变异毒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的猪肠道传染病。该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哺乳仔猪发病和死亡最为严重,病死率高达90%~100%,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20世纪70年代,英国首次报道PED,以后相继在比利时、德国、加拿大、日本、瑞士等多个国家报道了该病的发生与流行。20世纪80年代后,该病开始在亚洲一些养猪国家流行,中国也多次报道了猪流行性腹泻,尤其是2010年以来,猪流行性腹泻在我国重新出现,并大范围爆发流行,表现为哺乳仔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013年以来,PED在美国猪群中爆发疫情,并迅速波及到整个美国和一些相邻的国家,经济损失在9~18亿美元。
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α冠状病毒,该病毒属于单股正义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28Kb,至少编码7个开放阅读框,编码顺序为5’UTR-ORF1a-ORF1b-S-ORF3-E-M-N-3’UTR,分别编码主要结构蛋白:复制酶多聚蛋白lab(pplab)、纤突蛋白(S)、ORF3蛋白、小膜蛋白(E)、膜糖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其中N蛋白在病毒的感染细胞过程中产量最高,是病毒诱导机体免疫的主要优势抗原。
2014年以来,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流行依然严重,主要危害初生仔猪,病死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当前主要采用病料返饲、自家苗或商品化疫苗防控该病,但是效果不一,易造成排毒散毒。因此,开发含有流行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原、在细胞中稳定传代、且免疫源性好的疫苗成为当前防控该病的首要任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变异毒株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HNCADC-2017株,已于2017年11月22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内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1766。
所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HNCADC-2017株作为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变异毒株,在10%血清培养基的VERO细胞中传代至156代,其TCID50可达107.7/0.1mL,毒价较高,可用于制备猪流行性腹泻弱毒活疫苗或(和)灭活疫苗。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HNCADC-2017株的特性,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HNCADC-2017株在制备治疗/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的药物方面的应用。
作为一种具体的应用,所述药物可为疫苗,所述疫苗的抗原成分来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HNCADC-2017株,包括但不限于其核衣壳蛋白。
进一步地,所述疫苗可为弱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6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