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5815.7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8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松;魏邦福;尚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5/04 | 分类号: | F25B5/04;F25B41/04;F25B41/06;F25D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系统 及其 冰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冰箱,涉及冰箱领域。本发明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器、电磁阀组件、毛细管组件和蒸发器组件;蒸发器组件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进、出端口均能进行对换,用于制冷剂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中流向反向;电磁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用于切换不同流路的导通与关闭;两蒸发器分别可以作为高温与低温蒸发器使用。本发明通过制冷系统新设计,确保制冷系统运行可靠性更高,依托控制变温蒸发器对应的毛细管的种类与电磁阀组件的导通与关闭功能,进而实现对变温蒸发器的不同制冷效果的切换,达到全变温冰箱的效果,更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冰箱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冰箱的容积与功能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首先,对容积的要求而言,从最近几年的冰箱销售数据结果来看,大容积冰箱的销售数量逐年在大幅提升,说明大容积冰箱正逐步成为大多数人家庭的标配。其次,对冰箱功能的要求而言,随着物质的足够充裕,尤其是逢年过节期间,世界不同地区对食品的不同种类、不同储藏方式各不相同,对食品新鲜度与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过年期间,北方地区对冰箱的使用更多是应用冰箱的低温功能,冰箱一般均是冷藏冷冻箱,实际的冷藏与冷冻低温功能各占冰箱的一部分容积,冷藏容积一般大于冷冻容积,不能很好地适应冰箱同一温区(如全冷冻状态)的储藏需求。基于此要求,有必要设计研究全变温冰箱来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
目前,市场上的全变温冰箱类型很少,常规的制冷系统是由一个压缩机带动的,但只能实现某一个间室的宽幅变温需求,可实现冰箱全变温功能的容积较小。也有部分大容积全变温冰箱,比如对开门冰箱,采用双压缩机带动的制冷系统,每一个压缩机构成一个制冷循环系统,实现两个间室全变温的要求,此种制冷系统设计较为简单,但成本较高,在当前市场竞争中不占有较好的优势。同时,冰箱纯并联制冷系统实际应用时存在制冷剂迁移问题,会导致冰箱整机制冷可靠性低,性能差等问题。基于以上存在的种种原因,需要开发研究可靠性的全变温冰箱制冷系统,确保用户可以买的起,用的起,用的更可靠,让全变温冰箱真真正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冰箱,通过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各自的进、出端口可以进行对换,制冷剂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中流向可以反向,利用电磁阀对不同流路导通与关闭的切换,两蒸发器分别作为高温蒸发器与低温蒸发器使用,解决了常规冰箱双循环制冷系统制冷剂迁移导致制冷系统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器、电磁阀组件、毛细管组件和蒸发器组件,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端口和出端口能相互对换,用于制冷剂在第一蒸发器中双向流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端口和出端口能相互对换,用于制冷剂在第二蒸发器中双向流通;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用于切换不同流路的导通与关闭;所述毛细管组件包括毛细管1、毛细管2和毛细管3;第一电磁阀出口1分别与毛细管1 和第二蒸发器端口2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出口2与毛细管2、第一蒸发器端口2和第二蒸发器端口1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出口3与毛细管3、第一蒸发器端口1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进口1与第一蒸发器端口1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进口2与第二蒸发器端口2相连;第二电磁阀出口与压缩机回气管相连;所述压缩机排气管与冷凝器、过滤器、第一电磁阀顺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磁阀为两进一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组件为高温蒸发器或低温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为高温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作为低温蒸发器时,制冷剂从第一蒸发器端口 1进,端口2出,从第二蒸发器端口1进,端口2出;反之,所述第一蒸发器作为低温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作为高温蒸发器时,制冷剂流经两个蒸发器的流向反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5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混酸稀释和换热处理装置
- 下一篇:双蓄热装置的空气源空调系统及除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