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单兵室内定位导航快速生成建筑模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5347.3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3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方顺;林佳;李振飞;谢留威;游凤芹;张翔宇;俞振东;周展;刘超;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0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单兵 室内 定位 导航 快速 生成 建筑 模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单兵室内定位导航快速生成建筑模型的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二维矢量地图中需要生成三维模型的建筑物地图,二维矢量地图包括每个建筑物的截面轮廓各个点以及轮廓围合区域定位交叉点的地理坐标;S2、由轮廓各个点以及定位交叉点的地理坐标计算获得轮廓各个点以及定位交叉点的点位信息;S3、对所述点位信息进行三角剖分,生成三角形点组信息;S4、获取建筑物建模参数并计算各楼层层高,所述建模参数包括楼高、层数、特殊层位置及层高;S5、根据步骤S3获得的三角形点组信息和步骤S4获得的建模参数进行模型填充生成三维模型。本发明方法提高了生成建筑模型的快速性和轮廓精度,具有容错率高,速度快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成筑模型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单兵室内定位导航快速生成建筑模型的方法,属于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内建筑愈来愈复杂,给消防、救援、反恐带来困难,往往单兵进入建筑内部后,外部指挥人员无法掌握单兵在建筑物的具体位置,造成指挥人员的无法精准掌控建筑物内部作战态势、无法实时指挥建筑物内部单兵行动,容易造成行动失败、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损失。
由于利用三维软件手动构建建筑物的不仅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构建建筑模型。然而在复杂环境中、紧急情况下,时间是第一位,因此该方法因时间长、技能要求高并不适用。利用建筑物的CAD图纸构建建筑模型的方法也需要获取建筑物CAD图纸,并提前构建出三维建筑模型,而且目前还有很多建筑物没有CAD图纸,针对消防、救援、反恐地点的不确定性,该方法并不完全适用。
针对于消防、救援、反恐等复杂环境下,对建筑物的位置精度和实时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无论三维软件手动构建,还是CAD图纸自动构建三维建筑模型,都无法和地图经纬度匹配起来,也无法保证实时性,给消防、救援、反恐等复杂环境下单兵作战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单兵室内定位导航快速生成建筑模型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生成三维建筑模型速度慢,由CAD图纸建模必须依赖完整的CAD图纸问题,用于在复杂环境中、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建模。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单兵室内定位导航快速生成建筑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二维矢量地图中需要生成三维模型的建筑物地图,所述二维矢量地图包括每个建筑物的截面轮廓各个点以及轮廓围合区域定位交叉点的地理坐标;S2、由建筑物的截面轮廓各个点以及轮廓围合区域定位交叉点的地理坐标计算获得建筑物的截面轮廓各个点以及轮廓围合区域定位交叉点的点位信息;S3、对所述点位信息进行三角剖分,生成三角形点组信息;S4、获取建筑物建模参数并计算各楼层层高,所述建模参数包括楼高、层数、特殊层位置及层高;S5、根据步骤S3获得的三角形点组信息和步骤S4获得的建模参数进行模型填充生成三维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对所述点位信息进行三角剖分时是以建筑物的截面轮廓为最大边界进行三角剖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完成后进入步骤S1a所述判断需要生成三维模型的建筑物地图中的建筑物在模型库中是否存在对应的三维模型,若已存在三维模型,则直接调取所述模型库中三维模型,结束流程;若不存在三维模型,则进入步骤S2;所述步骤S5生成三维模型后存入模型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二维矢量地图包括建筑物唯一识别ID,所述步骤S1a判断需要生成三维模型的建筑物地图中的建筑物在模型库中是否存在对应的三维模型时以建筑物唯一识别ID进行判断,所述步骤S5生成三维模型后存入模型库时,所述三维模型包括建筑物唯一识别ID。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二维矢量地图以平面方式展示各个建筑物并以建筑物为单位区分各个建筑的截面轮廓各个点以及轮廓围合区域定位交叉点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5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