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温下忆阻及负电容效应稳定共存器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5222.0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5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柏;毛双锁;朱守辉;雷鸣;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电容效应 植物粉末 导电基片 介电层 电极 沉积 薄膜 甲基吡咯烷 介电层表面 干燥处理 干燥果皮 厚度均匀 基片结构 导电面 分离法 可控 溶解 | ||
1.一种室温下忆阻及负电容效应稳定共存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植物粉末:以植物的果皮、根、茎或叶中的至少一种为原料,采用分离法获得粒径为1~3μm的植物粉末,所述植物粉末的碳含量为60~70%,氧含量为30~40%;
S2:制备胶体:将步骤S1获得植物粉末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制成胶体;
S3:制备介电层:将步骤S2获得的胶体在导电基片的导电面制成薄膜作为介电层,将带有介电层的导电基片进行干燥处理;
S4:沉积上电极:经步骤S3处理后,在介电层表面沉积上电极,获得具有上电极/植物粉末/基片结构的忆阻器件,所述忆阻器件为室温下忆阻及负电容效应稳定共存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下忆阻及负电容效应稳定共存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植物粉末为核桃皮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下忆阻及负电容效应稳定共存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分离法具体步骤为:将原料依次用去离子水、酒精及去离子水清洗后,放置于容器中并干燥至恒重,取出干燥后的原料进行粉碎、研磨,再分撒在酒精中,抽滤后将滤物进行二次干燥,获得粒径为1~3μm的植物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下忆阻及负电容效应稳定共存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干燥处理的条件为:在温度25~35℃的干燥箱中,干燥时间45~5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下忆阻及负电容效应稳定共存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利用旋涂法将步骤S3获得的胶体在导电基片导电面旋涂成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室温下忆阻及负电容效应稳定共存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薄膜厚度为25~3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下忆阻及负电容效应稳定共存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采用真空沉积法在介电层表面沉积上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室温下忆阻及负电容效应稳定共存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采用银、钛或铜中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下忆阻及负电容效应稳定共存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片采用具有导电薄膜的平整玻璃或石英基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下忆阻及负电容效应稳定共存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片为氧化铟锡透明导电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52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