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包覆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14724.1 | 申请日: | 2018-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2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望才;彭革;蒋嘉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1B32/194 | 分类号: | C01B32/194;C01B33/40;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陈宙;于晓霞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岭土 纳米复合材料 碳包覆 滤饼 制备 冷却 黑色悬浊液 沸腾状态 聚乙烯醇 绿色环保 三口烧瓶 石墨 研磨 悬浊液 超声 抽滤 放入 水中 离子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高岭土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石墨、高岭土放入去离子水中,沸腾状态下回流;将三口烧瓶冷却至60‑80℃,加入聚乙烯醇PVA,搅拌,得到黑色悬浊液;将所述悬浊液超声,抽滤,冷却后得到滤饼;将滤饼真空干燥研磨,得到产品即碳包覆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成本低、简便、快速,实现了大规模的生产绿色环保稳定的碳包覆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包覆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的碳纳米材料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石墨碳纳米颗粒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该类碳纳米颗粒还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增敏效应和易于表面功能化等优点。目前,碳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可以分为两类: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法即从较大的碳结构剥落制备碳纳米颗粒的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电弧放电法、激光刻蚀法、电化学法、酸回煮法。自下而上法即由分子前驱体制备碳纳米颗粒的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支持合成法、有机物碳化法。这些合成方法各自存在一定的不足,碳纳米颗粒的形貌、产量以及质量难以达到精确控制,不能达到大规模的简单合成。对于其生长机制也缺乏探讨,特别是由于合成方法的限制使其在应用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高岭土是一种非金属矿产,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因呈白色而又细腻,又称白云土,化学式为2SiO2·Al2O3·2H2O,其质纯的高岭土呈洁白细腻、松软土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理化性质。目前高岭土在塑料填充领域的用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偏低,塑料成型行业对高岭土填料了解不足。迄今为止,国内开展的高岭土填充塑料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聚氯乙烯PVC、聚烯烃和尼龙等少数品种。高岭土填充塑料的研发难点主要在于:①对高岭土进行有效的表面改性,使粒子的亲水性表面被有机化合物完全包覆,改善其与大分子基体间的相容性,降低填料加入对体系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方面的不利影响;②使高岭土粒子在塑料基体中均匀分散,不发生明显的团聚现象,在保证共混物力学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高岭土的填充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碳包覆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成本低、简便、快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碳包覆高岭土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1-2g石墨、1-3g高岭土放入到装有100ml去离子水的三口烧瓶中,石墨:高岭土:去离子水=1-2g:1-3g:100ml,在室温下200rpm下搅拌2h,然后在130-150℃沸腾状态下回流24h;
(2)将三口烧瓶冷却至60-80℃,加入1-5毫升聚乙烯醇PVA(5mg/ml),在300rpm下搅拌6h,冷却至室温,得到黑色悬浊液;
(3)将悬浊液在80-120W、30-50KHz超声3-6h,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滤饼至质量不变;
(4)将滤饼在50-80℃下真空干燥8-10h,对干燥后的滤饼进行研磨,得到产品即碳包覆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具有可连续生产,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在制备碳包覆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时更为经济、便捷和环保。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原料石墨和碳包覆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样品UV图;
图2是碳包覆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样品粒径测试图;
图3是原料石墨的SEM图;
图4是碳包覆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样品TEM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4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