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墙面除霉的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4604.1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9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肖佳;李昭志;刘昌滨;韦翠霞;黄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疆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89/00 | 分类号: | C09D189/00;C09D5/14;C09D5/16;C09D7/6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刘玲玲 |
地址: | 532209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佛***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霉剂 质量百分比 去离子水 原料组成 竹炭粉 墙面 制备 纳米级二氧化钛 刺激性味道 聚乙烯醇 纳他霉素 柠檬香料 人体伤害 溶菌酶 提取物 皂角粉 发霉 霉变 变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墙面除霉的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除霉剂由A液和B液组成,A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乙烯醇1‑1.2%、皂角粉15‑20%、溶菌酶5‑8%、白竹炭粉1‑2.5%、去离子水70‑78%,B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纳他霉素0.05‑0.1%、白竹炭粉4‑6%、纳米级二氧化钛6‑8%、柠檬香料提取物0.2‑0.3%、去离子水80‑89.75%。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除霉剂,利用其中的各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特别适合在严重发霉、陈年变色或深层发霉变黑的墙面上使用,并且成本较低、操作简便、不含有刺激性味道,对人体伤害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涉及一种用于墙面除霉的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南方,潮湿的季节会使墙体湿度增加,极易在墙体滋生霉菌,在墙面形成霉斑,导致墙面污染、粉化、脱落,影响环境安全及墙面美观。霉菌的孢子粉随空气流动,长期接触吸入,可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过敏症状,如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花粉热、哮喘病等,危害人体的健康。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发霉的墙面进行处理,去除墙面霉菌,恢复墙面美观及保证环境安全。
墙体除霉的方法有多种,在霉菌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可利用简单的方法进行除霉,例如:先采用牙刷将霉渍刷掉,再用软布蘸酒精轻轻抹擦,使墙壁干燥,阻止霉菌滋生。目前,墙体除霉主要以化学除霉法为主,但是其适用范围主要针对的是小面积、霉变程度较低的室内墙面。对严重发霉、陈年变色或深层发霉变黑的墙面进行清理时,通常需要拆除墙皮,做防水,重新涂刷墙面。但拆除墙皮进行除霉不仅增大了除霉的成本、工程量,而且在建筑楼道、居民住房中操作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严重发霉、陈年变色或深层发霉变黑的墙面,提供一种成本较低、操作简便的除霉剂,以及该除霉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墙面除霉的除霉剂,其特征在于:由A液和B液组成,其中:
前述A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乙烯醇1-1.2%、皂角粉15-20%、溶菌酶5-8%、白竹炭粉1-2.5%、去离子水70-78%;
前述B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纳他霉素0.05-0.1%、白竹炭粉4-6%、纳米级二氧化钛6-8%、柠檬香料提取物0.2-0.3%、去离子水80-89.75%。
前述的用于墙面除霉的除霉剂,其特征在于:
前述A液的制备方法为:
(1)在反应釜中加入20%去离子水,升温,当温度达到55℃时启动搅拌机并加入1-1.2%聚乙烯醇,继续升温,当温度达到98℃时停止升温,保温搅拌直到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得聚乙烯醇溶液;
(2)将15-20%的皂角粉用茶包装好,加入剩下的去离子水,放入锅内加热,待沸腾后改文火加热3-5分钟,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皂角水;
(3)将5-8%溶菌酶、1-2.5%白竹炭粉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皂角水中,搅拌5-10分钟直至溶解,得到混合液;
(4)将步骤(1)得到的聚乙烯醇溶液与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按质量比4:6混合搅拌均匀;
前述B液的制备方法为:
(1)在反应釜中加入6-8%纳米级二氧化钛和30%去离子水,启动搅拌器搅拌,使纳米级二氧化钛均匀地分散至去离子水中,制成稀释液;
(2)向步骤(1)得到的稀释液中加入4-6%白竹炭粉、0.05-0.1%纳他霉素、0.2-0.3%柠檬香料提取物和剩下的去离子水,搅拌10-20分钟,直至混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疆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疆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4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