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4310.9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1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凯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26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撑开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L”型的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基板的外侧面设有防滑槽,所述基板的左端固定有撑板,所述基板的轴孔内设有方轴,本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压缩弹簧对撑板的支撑将后颅组织撑开,导流管设在两块撑板之间,组装配合使用,减少空间的占用,使得手术视野更为开阔,同时便于单人进行操作,定位片能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撑开时撑板的滑动和脱落,提高整体的稳定性,通过气囊拉伸产生的负压对组织积液进行引流,负压均匀稳定,引流较为彻底,有利于后期病情的快速恢复,效果好,同时医务人员的操作难度和负担,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外科在进行患者手术治疗时,由于头部神经线较为密集,在进行头部手术治疗时,需要将后颅脑撑开操作,由于进行手术操作时脑部易出现积液,需要通过引流设备将积液引出体外,以往的颅脑撑开装置需要与引流设备搭配使用,不利于手术操作的稳定性,同时需要多名医务人员协同操作,在进行积液引流时容易造成引流不彻底影响后期病情恢复,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结构简单,有利于患者后颅的撑开,组合引流管进行使用,不占用空间,单人即可操作,简易弱压引流,引流彻底,操作和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L”型的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基板的外侧面设有防滑槽,所述基板的左端固定有撑板,所述基板的轴孔内设有方轴,所述方轴的中部固定有轴座,所述轴座的轴孔内设有导流管,所述轴座两侧的方轴上套接有压缩弹簧,两块基板的右端之间设有气囊,所述导流管的中部安装有气阀,所述气阀前后侧的轴孔内设有侧杆,所述侧杆的外侧端与基板固定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板的右端内侧面固定有滑轨,所述气囊端面固定有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撑板的左端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右侧边缘位置铰接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的右端固定有与导流管接触的夹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槽右侧的撑板中部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右侧边缘位置固定有弹片,所述弹片的端部与定位片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杆的内侧端固定有阀片,所述阀片为球形的弹性片,且阀片的边缘与气阀的内腔侧面过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压缩弹簧对撑板的支撑将后颅组织撑开,导流管设在两块撑板之间,组装配合使用,减少空间的占用,使得手术视野更为开阔,同时便于单人进行操作,定位片能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撑开时撑板的滑动和脱落,提高整体的稳定性,通过气囊拉伸产生的负压对组织积液进行引流,负压均匀稳定,引流较为彻底,有利于后期病情的快速恢复,效果好,同时医务人员的操作难度和负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101防滑槽、102滑轨、2撑板、201第一通槽、202定位片、203夹环、204第二通槽、205弹片、3方轴、4轴座、5导流管、6压缩弹簧、7气囊、8气阀、9侧杆、901阀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凯,未经郭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4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柱外科手术辅助装置
- 下一篇:椎体撑开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