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画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4264.2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5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华;张佳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极美智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J5/00;G01S15/08;G01V8/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屏 人体识别 电子画 镜系统 镜面玻璃 控制器 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人体红外传感器 人体红外感应 超声波测距 超声波振动 控制器连接 背光模组 发射电路 接收电路 双重识别 传声器 单片机 误触发 贴合 背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画镜系统,包括:控制器,液晶显示屏,镜面玻璃,人体识别装置,所述液晶显示屏贴合在镜面玻璃的背面,控制器连接液晶显示屏,所述人体识别装置用于判断镜面玻璃前是否有人,并将有人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有人的信息后关闭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所述人体识别装置包括: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包括:超声波振动片、传声器,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单片机。利用设置人体识别装置,通过超声波测距和人体红外感应双重识别,避免了现有电子画镜系统容易出现的误触发现象,使得电子画镜系统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画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和信息家电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我们逐渐由互联网时代步入了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中重要的一环,物联网智能家居的提出和实现给普通居民用户家庭带来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变革。
现有的电子画镜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液晶显示屏,镜面玻璃,所述液晶显示屏贴合在镜面玻璃的背面,控制器连接液晶显示屏,当有人在镜前,则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关闭,从而电子画镜成为普通镜子,而当人离开镜子时,则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开启,液晶显示屏显示图画。
但是,现有的电子画镜并不能准确的识别出是否有人在镜前,特别的当人做微小动作时,现有的电子画镜系统很容易误触发,打开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子画镜系统容易出现误触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子画镜系统,包括:控制器,液晶显示屏,镜面玻璃,人体识别装置,所述液晶显示屏贴合在镜面玻璃的背面,控制器连接液晶显示屏,所述人体识别装置用于判断镜面玻璃前是否有人,并将有人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有人的信息后关闭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所述人体识别装置包括: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包括:超声波振动片、传声器,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一输出端通过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超声波振动片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一输入端通过所述接收电路与所述传声器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一输入端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发射电路包括:由NE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所述多谐振荡器通过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与所述超声波振动片连接。
进一步,所述接收电路包括芯片CX20106A。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为树莓派。
进一步,所述单片机为89C51单片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创造利用设置人体识别装置,通过超声波测距和人体红外感应双重识别,避免了现有电子画镜系统容易出现的误触发现象,使得电子画镜系统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创造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是发射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接收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极美智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极美智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4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