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产养殖的污水处理剂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3218.0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5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秋点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剂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微生物菌剂 聚乙二醇 去除 水产养殖 碳酸氢铵 化学需氧量COD 硅藻 污水处理技术 聚乙烯亚胺 活性炭 补强体系 悬浮固体 鹅卵石 胞外酶 刚毛藻 硅酸钠 氮酮 甲醇 组份 应用 污水处理 细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的污水处理剂及其应用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的污水处理剂包括以下组份:硅藻泥、活性炭、刚毛藻、硅酸钠、鹅卵石、聚乙烯亚胺、碳酸氢铵、甲醇、氮酮、细菌胞外酶、微生物菌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聚乙二醇。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菌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聚乙二醇构成的补强体系,提高污水处理的悬浮固体SS去除率、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的污水处理剂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迅猛增加,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逐步显露出来。水产养殖中产生的残饵、残骸、鱼虾体排泄物等使得水产养殖产生自身污染,尤其是随着养殖方式向集约化发展,养殖密度和投饵量大大增加,残饵量和鱼体排泄物也相应增加,养殖污染更趋严重。在海水鱼养殖中,其代谢产物为投饵量的20%-35%,残饵为投饵量的10-40%,被直接排入水体中,从而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增加,水中积累大量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引起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或水质恶化。据报道,国内主要养殖区约有50%的池塘受到较严重的污染,30%的池塘受到中度污染,有 20%的池塘受到轻度污染。同时,未经处理的养殖水的大量排放,污染了近岸水域。受到污染的近岸水又被抽进或纳入鱼池,造成了二次自身污染,再次危及养殖业。
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不仅与人类争夺水资源,而且养殖污水中所包含的来源于粪便和饲料的颗粒态物、溶解态代谢废物、溶解态营养盐、抗微生物制剂和药物残留等大量被排放后致养殖水和邻近水域富营养化以及严重的水质恶化。面对水资源及水环境资源的缺乏,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养殖污水,这类污水处理不当排入江河中容易造成富营养化的水质问题,而水产养殖中污水处理系统庞大,处理工艺繁杂,如果在污水处理前,具有前效作用的污水处理剂对污水预先进行处理,对后续的污水处理效果会更佳。
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剂(申请号:201611045591.X)”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剂,按照重量份数比包含以下组分:硅藻泥100 -200份、活性炭50-90份、刚毛藻10-30份、硅酸钠3-7份、鹅卵石50-80份、微生物菌剂1-17份、聚乙烯亚胺0.2-0.8份和碳酸氢铵0.1-1.1份。该发明具有能有效的除去水中的有害物质、杂质、代谢产物、富营养物质等特点,但其对污水中悬浮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的处理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的污水处理剂及其应用方法,以解决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剂(申请号:201611045591.X)”公开的基础上如何优化组份、配方、使用方法等,提高污水处理剂对污水中悬浮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产养殖的污水处理剂,包括以下组份:硅藻泥、活性炭、刚毛藻、硅酸钠、鹅卵石、聚乙烯亚胺、碳酸氢铵、甲醇、氮酮、细菌胞外酶、微生物菌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聚乙二醇;
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3-5): (0.5-1.5):(1.2-1.6)。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 4:1:1.3。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组份:芽孢杆菌、放线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乳酸菌、乳酸片球菌、酿酒酵母菌。
优选地,所述放线菌为诺卡氏属放线菌。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份:芽孢杆菌0.5-0.9 份、放线菌0.2-0.5份、热带假丝酵母菌0.1-0.8份、乳酸菌0.3-0.6份、乳酸片球菌0.1-0.4份、酿酒酵母菌1.3-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秋点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秋点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3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施氏微杆菌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及阻垢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