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甘薯生产综合效益的耕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3181.1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5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梁钾贤;郑超;莫俊杰;李灌华;李桂;陶绍梅;陈海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22/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薯 甘薯生产 综合效益 收获 旋耕 微生物有机肥 定植 起垄 玉米 种苗 耕作制度 耕种 土壤微生态环境 有机质含量 覆盖地膜 土壤结构 玉米秸秆 自然发酵 肥保肥 施底肥 夏玉米 土壤 藤蔓 耕地 生产力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甘薯生产综合效益的耕种方法。所述方法为:S1.收获春甘薯后,5月20日~30日在茬地上种植玉米,7月25日~8月5日收获玉米;S2.收获玉米后,将玉米秸秆与土壤旋耕混合自然发酵,10~15天后匀施底肥并旋耕起垄作业并保持5~10天,8月中下旬定植秋甘薯种苗;S3.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收获秋甘薯后,匀施微生物有机肥,将秋甘薯藤蔓、微生物有机肥和土壤旋耕混合,并起垄作业,覆盖地膜35~45天,2月上中旬定植春甘薯种苗,5月中下旬收获春甘薯。本发明所述春甘薯‑夏玉米‑秋甘薯的耕作制度,可明显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和给肥保肥能力,提高耕地生产力,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最终提高甘薯生产的综合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的耕作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甘薯生产综合效益的耕种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新阶段面临的主要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耕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各地应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应不同类型地区和土壤的耕作方式。用养结合是我国传统耕作制度的精华,但是现代农业的高投入高产出的目标下,用养结合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冷遇,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和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养地水平的降低,己成为农业赖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甘薯在我国南方的种植量较大,是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按季节可分为春薯(春种夏收)、夏薯(夏种秋收)、秋薯(秋种冬收)、冬薯(冬种春收)等种植模式。近年来,虽然甘薯抗病品种不断优化与增加,但是由于长期走化学农业的高投入模式,导致土壤板结、盐碱化、供肥保肥障碍、微生态失衡以及农作物病虫害加重等严重的副作用,耕地生产力迅速下降,最终影响甘薯的品质和产量的下降。而单纯依靠施用化肥,在消除这些副作用和提升土壤生产力方面,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因此,提供一种合适的耕种养地方法,以提升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跃程度,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甘薯种植地土壤的给肥保肥能力,最终达到提高甘薯产量和经济价值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提高甘薯生产综合效益的耕种养地方法。本发明依据甘薯的种植情况和季节性的气候条件,选择春甘薯-夏玉米-秋甘薯的种植模式,采用种植高光效夏玉米和鲜秸秆耕作还田养地措施,增加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跃程度,改善土壤结构和微生态环境,增强土壤给肥保肥能力,减少病虫害化防措施,增加微生物及农业防控措施,达到提高春甘薯的产量和品质的目的,以提高甘薯种植的经济价值,最终达到提高甘薯生产的综合效益的目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提高甘薯生产综合效益的耕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收获春甘薯后,5月20日~30日在茬地上种植玉米,7月25日~8月5日收获玉米;
S2. 收获玉米后,将玉米秸秆与土壤旋耕混合自然发酵,10~15天后匀施底肥并旋耕起垄作业并保持5~10天,8月中下旬定植秋甘薯种苗;
S3. 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收获秋甘薯后,匀施微生物有机肥,将秋甘薯藤蔓、微生物有机肥和土壤旋耕混合,并起垄作业,覆盖地膜35~45天,2月上中旬定植春甘薯种苗,5月中下旬收获春甘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3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喀斯特地区魔芋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滇重楼的无性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