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F6气体回收储存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2740.7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6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祥;廖赟;唐新民;王晓东;杨先;曹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7 | 分类号: | F17D1/07;F17D3/01;F17C5/02;F17C13/00;F17C13/02;B01D46/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 |
地址: | 5101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存 回收 回收储存系统 冷凝液化 联锁控制 除杂 压力表 称重感应器 第一电磁阀 自动化水平 电磁阀组 工作效率 混合气体 连接管道 人力成本 人身安全 压缩 再回收 储液 钢瓶 内置 外置 加热 排放 | ||
本发明涉及SF6气体回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SF6气体回收储存系统及方法。回收时,SF6气体先后经压缩、干燥除杂、冷凝液化储存至内置储液罐内,整个回收过程通过压力表与第一电磁阀组联锁控制;压瓶储存时,SF6气体先后经加热、压缩、干燥除杂、冷凝液化压至外置钢瓶中储存,整个压瓶储存过程通过称重感应器与第二电磁阀组联锁控制;SF6气体回收过程与SF6气体压瓶储存过程能够同步进行,自动化水平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且本发明实现在回收及压瓶储存过程中连接管道内气体的再回收,避免SF6混合气体在回收与压瓶储存过程中不慎排放而导致环境污染,同时能够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F6气体回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SF6气体回收储存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SF6气体是一种无色无臭、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其优异的绝缘和灭弧性能被广泛应用在电气设备中。SF6封闭式电器的优越性不仅大大缩减电气设备的建设面积,而且实现了SF6电气设备经济化、低维护化的运行。但设备中SF6气体的气压及微水含量也影响着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SF6气体在电弧及局部放电、高温等因素影响下,SF6气体将分解,而其分解的产物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一些剧毒物质。SF6混合气体的回收和排放不慎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危害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当SF6电气设备在检修时,需对SF6气体进行回收储存。但是在SF6气体回收储存过程中,存在着SF6气体回收速度慢、储存不便以及不能同步回收、压瓶等难题,而现有SF6气体回收充气系统的回收储存原理有两种即冷冻液化法和高压液化法,不仅不能实现SF6气体快速回收和同步回收、压瓶,浪费人力,降低回收速度,而且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危害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SF6气体回收储存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SF6气体同步回收压瓶储存,改善SF6气体回收的自动化水平;实现回收及压瓶过程中连接管道气体再回收,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SF6气体回收储存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SF6气体回收回路和SF6气体压瓶储存回路:
所述SF6气体回收回路包括顺次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连接的第一真空泵PV、压缩机YS1、过滤器组GF以及高压冷凝器GLN,所述高压冷凝器GLN的输出端连接有储液罐C1,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一端与第一真空泵PV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与电气设备配合的第一接口T1;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SF6气体回收过程的第一电磁阀组以及若干与控制器连接的压力表;
所述SF6气体压瓶储存回路包括顺次通过第二连接管道连接的加热器ZF1、压缩机YS1、过滤器组GF以及高压冷凝器GLN,所述高压冷凝器GLN的输出端连接有外置钢瓶;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一端与外置钢瓶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与电气设备配合的第二接口T2;所述外置钢瓶底部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称重感应器,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SF6气体压瓶储存过程的第二电磁阀组。
本发明的SF6气体回收储存系统,SF6气体回收时,SF6气体在第一真空泵PV的作用下先后经压缩、干燥除杂、冷凝液化后储存至内置储液罐内,整个回收过程可以通过压力表的压力设置与第一电磁阀组联锁来控制,改善回收过程的自动化水平;SF6气体压瓶储存时,SF6气体先后经加热、压缩、干燥除杂、冷凝液化后压至外置钢瓶中储存,整个压瓶储存过程可以通过称重感应器的重量设置与第二电磁阀组联锁来控制,改善压瓶储存过程的自动化水平;且回收过程与压瓶储存过程可独立进行也可同步进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2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气系统及其供气方法
- 下一篇:输油管道防泄漏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