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传输网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2576.X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0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凯强;张庚;汪洋;刘伟;丁慧霞;黄建彰;王兆佩;于秋生;钟炜;刘磊;周洁;杨林涛;王亚男;陈相舟;崔建华;李天宇;汪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B10/079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传输设备 传输网 光传输网 半实物实时仿真 模拟器 仿真模拟 离散事件模拟 节点连接 模拟软件 实时仿真 网管系统 虚拟设备 业务设备 真实设备 抓包设备 半实物 侧接口 计算机 板卡 槽位 成环 外接 配制 配置 | ||
1.一种光传输网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包括光传输设备,所述光传输设备用网管系统配置成环网网元,并且在所述光传输设备的槽位板卡上外接业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仿真模拟计算机,所述仿真模拟计算机中设有传输网模拟器,所述传输网模拟器中设有离散事件模拟软件,所述模拟软件中配制传输网节点,所述光传输设备的线路侧接口通过半实物抓包设备与所述传输网节点连接,所述半实物抓包设备抓取所述光传输设备中传输的业务数据,且所述业务数据被封装成以太网数据包,通过以太网接口发送给传输网模拟器,所述传输网模拟器中部署传输网模拟拓扑,用所述离散事件模拟软件模拟传输网每个节点的上路、下路和电交叉行为,再利用所述传输网节点通过以太网口把数据业务发送给所述半实物抓包设备,所述半实物抓包设备抓取到所述传输网模拟拓扑发来的数据后,提取业务数据,在消除业务数据先后到达的时延抖动后,将业务数据填充进传输网数据帧的对应时隙和虚容器中,所述传输网数据帧在下一个真实节点中接收业务数据,完成整个光传输网环网通信的联合仿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传输网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模拟计算机的以太网出口映射到服务器物理GE端口,所述GE端口再与所述半实物抓包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传输网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模拟计算机的另一个网口与服务器内部虚拟化环境中的虚拟交换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传输网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软件中,将模拟的光传输网业务数据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包中,通过边缘传输网节点发送给相邻的仿真模拟计算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光传输网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传输网节点作为发送端,在以太网数据包中添加时间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光传输网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传输网节点作为接收端,所述接收端设置接收缓冲区,设置线路固定传输时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传输网半实物实时仿真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设备包括E1接口、FE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传输网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网节点相互连接形成环形拓扑、链状拓扑或由基本拓扑交叉嵌套组成的复杂拓扑。
9.一种光传输网半实物实时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抓取传输的业务数据,且所述业务数据被封装成以太网数据包,通过以太网接口发出;
通过模拟传输网每个节点的上路、下路和电交叉行为处理所述业务数据,再通过以太网口将数据业务发出;
抓取发出的数据后,提取业务数据,在消除业务数据先后到达的时延抖动后,对业务数据进行填充;
在下一个真实节点中接收业务数据,至此完成了整个光传输网环网通信的联合仿真。
10.一种光传输网半实物实时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抓取传输的业务数据,且所述业务数据被封装成以太网数据包,通过以太网接口发出;
抓取由通过模拟传输网每个节点的上路、下路和电交叉行为处理所述业务数据后再通过以太网口将数据业务发出的数据,提取业务数据,在消除业务数据先后到达的时延抖动后,对业务数据进行填充,在下一个真实节点中接收业务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25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