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RFID系统的定位天线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12459.3 | 申请日: | 2018-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5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甄珍;贾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38;H01Q1/42;H01Q1/48;H01Q1/50;H01Q1/52;H01Q19/02;H01Q21/00;H01Q21/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天线 天线阵子 辐射面 天线板 隔离度高 天线覆盖 介质板 上表面 无盲点 轴对称 覆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RFID系统的定位天线,包括天线板,所述天线板包括上表面的辐射面和下面的介质板,所述辐射面设有两个轴对称的天线阵子,两个所述天线阵子的中心间距为λ/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实现了增益高、覆盖范围大、隔离度高、天线覆盖范围内无盲点的精确定位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RFID系统的定位天线,它可用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车道定位,电子标签定位等民用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是用电磁波进行自动识别技术的总称。超高频RFID作为一项先进的数据采集和自动识别技术,已经在生产制造、物流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成功应用。超高频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形状多样化、寿命长、容量大、可重复使用等特点,能够支持快速读写、移动识别、非可视识别、多目标识别、跟踪及定位管理。
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车道判别方法,利用布置于道路上的RFID阅读器读取贴在车辆上RFID标签的相关信息,获取车辆的车牌信息,并对车辆进行车道判别,从而获取道路上车辆信息,实现交通的实时管控。
定位功能是超高频RFID的一项重要的衍生功能,RFID标签由于其较小的体积和低廉的价格,将于运用到车辆的车道定位和判别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根据测量的特征量值,可将RFID无线定位算法分为以下几种:
1)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由于无线信号的传播有以下规律,接收端测得的信号强度越强,说明发送端距接收端距离越近,反之,接收端测得的信号强度越弱,则说明发送端距离越远,因此,基于信号强度衰减的方法可以测量收发距离。
2)基于传播信号的到达入射角(AOA)。信号的到达入射角可由接收机天线阵列测得,采用相关算法可得到角度方位线的交点,即标签的位置。该方法只适用于视距传输的情况。
3)基于传播信号的到达相位(POA)。在得到精确相位信息的基础上,可以计算出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过的时间差,进而计算出发射端到接收端之间的距离。通过测量多个收发设备之间的距离,实现对标签进行定位。
在交通环境下,对车辆进行车道的定位判别,由于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定位方法需要获取精确的信道模型,而交通环境比较复杂,信道环境随时变化,所以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定位方法会有较大的误差;而基于传播信号的到达入射角的定位方法需要采用阵列天线,布置成本较高。
因此,采用基于传播信号的到达相位的定位方法(POA)对车辆进行车道判别,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用于RFID系统的定位天线,以实现增益高、覆盖范围大、隔离度高、天线覆盖范围内无盲点的定位天线。
本发明构思的原理为根据POA定位原理得到,如下:
1.相位差测入射角
由阅读器对电子标签发起正常的识别流程,由专用的接收定位器(包含天线+接收电路)对标签反射的信号进行解调和测量相位,通过计算相位差推算出标签偏离定位天线中轴线的角度θ。
如图1所示,采取一个天线发送,两个不同天线分别接收的方式,那么电磁波的传播路程差等于标签到天线的距离差:
体现到两个接收链路中,接收信号有相位差:
Ф=-2πfR/C
ΔФ=-2πf(R1-R2)/C
ΔФ=2πf*L sinθ/C
ΔФ=2πL sinθ/λ
Θ=sin-1(ΔФ*λ/2π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2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