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体纺丝机电磁加热固化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2044.6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苏;崔婷婷;王龙华;朱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捷纳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4 | 分类号: | D01D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0034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器 电磁加热控制器 移动平台 微流泵 注射器 电机 电磁加热 固化装置 纺丝机 纺丝液 接受器 微流体 制备 纤维 纳米纤维阵列 左右往复运动 聚合物纤维 快速固化 连续不断 纤维阵列 纤维被 溶剂 纺丝 夹持 减小 针头 缠绕 转动 牵引 注射 | ||
1.一种微流体纺丝机电磁加热固化装置,由移动平台电机(1)、移动平台(2)、微流泵(4)、注射器(5)、接收器(6),接受器电机(7),电磁加热控制器(8)组成;其中,接收器电机(7)与接收器(6)通过夹持装置连接,带动接收器(6)旋转,在接收器(6)正上方设有注射器(5),注射器(5)在微流泵(4)内并由夹持装置连接,接收器电机(7)通过螺杆与电磁加热控制器(8)相连接,接受器电机(7)和接收器(6)均固定在移动平台(2)上,移动平台电机(1)与移动平台(2)通过丝杆连接,移动平台电机(1)旋转通过丝杆带动移动平台(2)左右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纺丝机电磁加热固化装置,其特性在于注射器的针头与接收器的距离约0.1mm-0.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纺丝机电磁加热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纺丝装置内设有排风装置(3)。
4.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纺丝机电磁加热固化装置使纤维固化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用溶剂将聚合物溶解配置成一定浓度的聚合物纺丝液,将纺丝液到装入到注射器(5)中,然后把装有纺丝液的注射器(5)夹持在微流泵(4)内,通过调节电磁加热控制器(8)面板来调节微流泵的流速,借助微流泵(4)的推动力将纺丝液推动到注射器(5)的针头处形成微小的液滴,然后通过接收器电机(7)转动所带来的牵引作用将纤维绕到接收器(6)上,同时,启动电磁加热控制器(8),使纤维被缠绕在接受器的过程中快速固化来确保纤维连续不断;最后,启动移动平台电机(1)移动,并在电磁加热控制器(8)上设置移动平台速率,通过丝杆来带动移动平台(2)左右往复运动,从而将聚合物纤维有序的收集在接收器(6)上,最终制备出有序的纳米纤维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溶液中的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纳,聚乳酸或聚乙烯氰;所述的溶剂有乙醇、氯仿、二氯甲烷、丙酮或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溶液中聚合物的质量浓度控制在20-3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流泵的流速范围控制在0.1-5ml/h。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器电机旋转速率设置在500-9000r/s,移动平台电机速率设置在500-10000μm/s。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磁加热控制温度在60-180摄氏度。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纤维直径大小在200nm-2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捷纳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捷纳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20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场辅助原位定点静电纺丝装置
- 下一篇:胶原蛋白止血材料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