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智能管理系统的立体车库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11616.9 | 申请日: | 2018-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4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杜立志;王艳龙;葛华;张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江苏骏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6/12 | 分类号: | E04H6/12;E04H6/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张佩璇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车位 多层停车平台 车辆识别 照明灯 充电桩 智能管理系统 质量传感器 摄像头 管理系统 立体车库 控制器 电线 搬运机器人 控制器设置 机构设置 停车平台 支撑柱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智能管理系统的立体车库,包括多层停车平台、设置在所述多层停车平台上的搬运机器人以及管理系统;所述多层停车平台的每层停车平台包括若干个车位,每个所述车位包括顶板、底板以及支撑所述顶板和底板的若干支撑柱,所述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车辆识别机构、照明灯、充电桩和质量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车辆识别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位的前端,所述车辆识别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车位ID号和对应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的摄像头,所述充电桩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质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连接所述控制器、摄像头、照明灯和充电桩的电线汇总成总电线设置在所述顶板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智能管理系统的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车辆的家庭拥有率越来越高。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车库或停车位的数量远远赶不上车辆的拥有速度,导致现在车库和停车位的严重短缺。建设占地面积小的立体车库是缓解交通拥堵及停车难的有效途径。
目前,机械式立体车库建造过程均采用焊接或者利用大量螺栓连接组成,照明及监控系统均采用单独布线的方式进行,或者有的不具有照明与监测系统,无法实现智能化管理,仍然存在停车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智能管理系统的立体车库,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智能管理系统的立体车库,包括多层停车平台、设置在所述多层停车平台上的搬运机器人以及管理系统;所述多层停车平台的每层停车平台包括若干个车位,每个所述车位包括顶板、底板以及支撑所述顶板和底板的若干支撑柱,所述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车辆识别机构、照明灯、充电桩和质量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车辆识别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位的前端,所述车辆识别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车位ID号和对应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的摄像头,所述充电桩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车位的后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质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连接所述控制器、摄像头、照明灯和充电桩的电线汇总成总电线设置在所述顶板内。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设有电路插头,左右相邻两个车位的顶板之间通过所述电路插头连接实现电路的连通。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车位,所述顶板和底板均为矩形,所述顶板的每个直角处设有一个下沉的锥状光孔,所述底板的每个直角处设有一个下沉的锥状螺纹孔,所述支撑柱设有四个,每个所述支撑柱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头锥形段、圆柱段和第二平头锥形段,所述第一平头锥形段设有螺纹机构,所述第二平头锥形段无螺纹结构,所述支撑柱的第一平头锥形段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锥状螺纹孔内,所述支撑柱的第二平头锥形段设置在所述顶板的锥状光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上,第一平头锥形段和圆柱段,以及第二平头锥形段和圆柱段之间各设置一变径限位帽,所述变径限位帽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结构的直径。
作为优选,每层停车平台的相邻车位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圆孔,另一端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套设在一车位的支撑柱上,所述第二圆孔套设在相邻车位的支撑柱上。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减速带,若干所述减速带设置成梳齿状结构。
作为优选,上下相邻车位之间,设置在下方的车位的顶板为设置在上方的车位的底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述具有智能管理系统的立体车库,包括多层停车平台、设置在所述多层停车平台上的搬运机器人以及管理系统,所述多层停车平台采用模块化、无螺栓式组装模式,施工效率高、建设周期短。每个车位内置智能管理系统,集成了监控、照明、智能充电输出、自身运营状态等多参数据采集及上传模块,车位具有唯一的ID号,系统采集该车位各类数据信息与ID对应上传至管理中心。对于停车场的管理以及构建数字化停车场提供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江苏骏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大学;江苏骏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1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主动力旋转避让的家用双层停车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全能街景立体停车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