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交叉耦合薄膜低通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1555.6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9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H01P1/207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单元 低通滤波器 交叉耦合 输出端 输入端 薄膜 滤波器 金属接地板 信号滤波 金属线 输出 制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交叉耦合薄膜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输入端、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第三谐振单元、第四谐振单元、第五谐振单元、第六谐振单元、第七谐振单元、第八谐振单元、第九谐振单元、输出端以及金属接地板;本发明中信号从输入端输入,输出端输出,通过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第三谐振单元、第四谐振单元、第五谐振单元、第六谐振单元、第七谐振单元、第八谐振单元和第九谐振单元实现信号滤波,谐振单元间距以及金属线长度决定了滤波器的频率,具有损耗低,成本低,尺寸小,易于制作,便于集成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交叉耦合薄膜低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滤波器在微波集成电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对信号具有频率选择性,在通信系统中通过或阻断、分开或合成某些频率的信号。作为射频发射和接收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滤波器在无线通信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实际应用中,对微波滤波器的性能、尺寸、可靠性和成本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微波滤波器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作为一个热点日益受到关注。微波滤波器在实现方式上有很多种,包括薄膜、微带、同轴腔体、介质和波导等。其中,特别是薄膜滤波器,因其具有小型化、高一致性、高频特性好、易于集成等优点,成为现今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通常情况下,通带边界频率与通带衰减、阻带边界频率与阻带衰减这两项描述衰减特性的指标,是滤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决定了其性能和种类(高通、低通、薄膜低通、带阻等)。对于无线通信以及卫星通信系统而言,要到多个相近的频段的薄膜低通滤波器,而滤波器之间会产生串扰,这就需要滤波器的阻带衰减非常好;与此同时,特别是一些尖端领域,系统对滤波器的尺寸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交叉耦合薄膜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具有损耗低,成本低,尺寸小,易于制作,便于集成等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交叉耦合薄膜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输入端、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第三谐振单元、第四谐振单元、第五谐振单元、第六谐振单元、第七谐振单元、第八谐振单元、第九谐振单元、输出端以及金属接地板;输入端包括一段带状金属线,第一谐振单元包括2个L形金属线和耦合电容片,第二谐振单元包括2个L形金属线和耦合电容片,第三谐振单元包括2个L形金属线和耦合电容片,第四谐振单元包括2个L形金属线和耦合电容片,第五谐振单元包括2个L形金属线和矩形电容片,第六谐振单元包括2个L形金属线和耦合电容片,第七谐振单元包括2个L形金属线和耦合电容片,第八谐振单元包括2个L形金属线和耦合电容片,第九谐振单元包括2个L形金属线和耦合电容片,输出端包括一段带状金属线,耦合电容片包括一块矩形电容片和多个梳状金属线;所述的输入端与第一谐振单元左侧L形金属线连接,第一至九谐振单元通过L形金属线顺次连接,第九谐振单元的右侧L形金属线与输出端连接,信号从输入端输入,输出端输出,顺次通过第一至九谐振单元,第一谐振单元与第三谐振单元产生交叉耦合,第二谐振单元与第四谐振单元产生交叉耦合,第六谐振单元与第八谐振单元产生交叉耦合,第七谐振单元与第九谐振单元产生交叉耦合,实现信号滤波。
作为优选,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带状金属线阻抗为50欧姆。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谐振单元与第三谐振单元的耦合电容片的梳状金属线产生交叉耦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谐振单元与第四谐振单元的耦合电容片的梳状金属线产生交叉耦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六谐振单元与第八谐振单元的耦合电容片的梳状金属线产生交叉耦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七谐振单元与第九谐振单元的耦合电容片的梳状金属线产生交叉耦合。
作为优选,所述滤波器的正面图形材料为金,电磁溅射在基体的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接地板材料为金,电磁溅射在基体的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15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