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废气处理的保险粉合成生产分析取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1545.2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9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章文强;洪富日;王胜兵;陈勇;黄积候;韦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地址: | 545002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 干燥尾气 保险粉 冷却器 取样管 总管 连通 分析取样装置 物料循环泵 废气处理 合成生产 物料循环 负压 操作环境 高温焚烧 甲酸甲酯 碱液洗涤 气体污染 物料损失 依次连通 有效处理 泵出口 泵进口 抽风机 废气管 焚烧炉 混合液 甲硫醇 碱洗塔 排液量 上分支 真空泵 二氧化硫 甲醇 正压 冷却 置换 合成 散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废气处理的保险粉合成生产分析取样装置,包括物料循环泵、泵进口管、泵出口管、取样罩、取样管、干燥尾气总管和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负压冷却器、真空泵、正压冷却器、碱洗塔、焚烧炉、抽风机,所述物料循环泵通过物料循环管与保险粉合成锅内连通,所述物料循环管上分支设置有取样管,取样罩安装在取样管上出口处,取样罩通过废气管与干燥尾气总管连通,干燥尾气总管与负压冷却器连通。本发明取样时置换排液量少、减少了混合液物料损失;同时取样时散发出的气体经过冷却、碱液洗涤、高温焚烧,其中的甲醇、二氧化硫、甲酸甲酯、甲硫醇等气体得到有效处理,解决了取样操作环境差、取样人员被有害气体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分析取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废气处理的保险粉合成生产分析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甲酸钠法保险粉生产是以甲酸钠悬浮液、焦亚硫酸钠悬浮液、甲醇-二氧化硫溶液为原料,在0.10-0.25MPa的压力和65-83℃的合成锅中反应5小时左右,得到保险粉结晶。开始时合成锅内悬浮液的固液比约为50%,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溶液成份逐渐变化,当保险粉含量达到最大值时终止反应,为了掌握反应进度,需要在不同阶段多次(最短间隔15分钟一次)取样测量溶液成份和pH值。现有合成锅分析取样管直径约为6mm,管长约4米,自锅顶外壁伸入锅内底部,不取样时管内充满反应混合液,取样时需将取样管内混合液排放置换完全后,取得样才能真实反映合成锅内混合液的参数,故每次取样需排放合成混合液物料≥600mL,不仅造成混合液物料损失,而且混合液中有甲醇、二氧化硫、甲酸甲酯、甲硫醇等难闻和有毒的气味散发出来,既影响操作环境,又污染大气。
此前各保险粉生产厂家进行过各种尝试,例如:直接将分析检测探头伸入合成锅内底部进行在线分析检测,不需排放置换,但合成混合液为悬浮液、处于饱和状态,检测探头处易结晶,即使经常进行冲洗也不能阻止结晶的生成,使检测探头检测到分析结果不能真实反应合成混合液的真实参数,不能很好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取样时置换排液量少、混合液物料损失少的带废气处理的保险粉合成生产分析取样装置,采用该装置同时能够使取样时散发出的甲醇、二氧化硫、甲酸甲酯、甲硫醇等有害气体得到有效处理,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取样时需取出大量混合液置换排放取样管内原有物料,造成混合液浪费和取样时产生有害气体直接进入空气中污染环境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废气处理的保险粉合成生产分析取样装置,包括物料循环泵、泵进口管、泵出口管、取样罩、取样管、干燥尾气总管和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负压冷却器、真空泵、正压冷却器、碱洗塔、焚烧炉、抽风机,所述物料循环泵通过泵进口管与保险粉合成锅内底部连通,物料循环泵通过泵出口管与保险粉合成锅内上部连通,所述泵出口管上分支设置有取样管,取样罩安装在取样管上出口处,取样罩通过废气管或是与干燥尾气总管连通或是与负压冷却器和真空泵之间的管道连通,干燥尾气总管与负压冷却器连通,所述取样管上安装有取样阀,废气管上安装有抽气阀。
所述物料循环泵是隔膜泵。
所述取样罩内部设置有导流板。
所述取样管的内径为5-10mm,取样管和取样阀的总长度为0.3-0.5m。
所述正压冷却器是由串联的循环水冷却器、低温水冷却器和氨冷却器构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增加了物料循环泵和泵进口管、泵出口管,在泵出口管上分支出取样管,用物料循环泵循环保险粉合成锅内物料,使取样管内物料与锅内物料完全一致;并缩短取样管线,取样时每次只需排液约100mL,相比旧工艺每次排液600mL,减少约500mL混合液物料排放,也减少了处理取样排放液的劳动量;相应地减少了挥发的、有毒的、有臭味的气体散出量。按每锅料取样22次,每天生产30锅料,则每天减少330L混合液物料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15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