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材料、纤维凝胶、具有超弹性和抗冻性的可拉伸导电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11223.8 申请日: 2018-04-09
公开(公告)号: CN110359128B 公开(公告)日: 2020-12-25
发明(设计)人: 马明明;赵雪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主分类号: D01F8/10 分类号: D01F8/10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赵青朵
地址: 230026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纤维 材料 凝胶 具有 弹性 抗冻性 拉伸 导电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材料,所述纤维材料为聚丙烯酸盐纤维。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聚丙烯酸盐纤维材料,该纤维材料不采用任何交联剂交联形成,不通过化学交联,是一种仅仅通过聚丙烯酸盐物理交联而得到的纤维材料。更以此为基础,得到了一种表面具有疏水层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皮芯型复合导电水凝胶纤维。本发明设计的该复合导电水凝胶纤维,具有可拉伸至初始长度十倍的优异弹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低温下仍具备弹性和导电性;所用材料为大规模生产的化工原料,廉价易得;而且制备方法简易,将原料在水和有机溶剂中加热溶解后,直接在室温下牵引,即可得到纤维,再通过简单浸泡的方法在纤维表面覆盖疏水层即可,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纤维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纤维材料、纤维凝胶、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纤维材料、纤维凝胶、具有超弹性和抗冻性的可拉伸导电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电纤维,通常是指标准状态(20℃、65%相对湿度)下,比电阻在107Ω·cm以下的纤维,按导电成分划分导电纤维主要分为4种:金属纤维、炭黑系纤维、导电型金属化合物纤维和导电高分子型纤维。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智能生活概念的蓬勃发展,具有可拉伸性能的导电纤维是制造可穿戴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功能性材料,在柔性电子器件、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可拉伸导电材料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导电材料具有柔性,并保持良好的导电性。可拉伸导电材料主要有两种应用形式:二维的可拉伸平面导电材料,一维的可拉伸导电纤维。由于基于纤维的纺织技术非常成熟,可拉伸导电纤维更易于应用于制造可穿戴电子设备上,可应用面更广。

可拉伸导电纤维的关键在于可拉伸导电材料的设计和制备上,现有的可拉伸导电纤维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1)将金属或炭黑材料与橡胶等弹性材料复合;(2)将导电高分子与柔性高分子复合。常用的金属、碳材料(包括炭黑、碳纳米管等),虽然具有较好的强度、优异的导电性,但缺乏弹性,将导电材料细丝缠绕于弹性体上,从而得到可拉伸的导电纤维,如将金属或炭黑材料与橡胶等弹性材料复合,但是制备工艺较为繁琐,成本高而且纤维较粗,通常在几百微米以上,而且纤维拉伸率较低,在拉伸过程中伴随着电导率的大幅下降。如Lee S等人公开的“Ag nanowire reinforced highly stretchable conductivefibers for wearable electronics”一文中指出,将银纳米线和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体混合通过湿法纺丝得到含有银纳米线的SBS纤维,之后通过反复的吸收和还原银前体溶液,在纤维表面和内部形成银纳米粒子,其最终得到的纤维导电率高达2450S/cm,但在拉伸到100%时导电率降至原来的4.4%。Yang Z等人公开的“A highly stretchable,fiber-shaped supercapacitor”一文中也指出了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将排列整齐的碳纳米管以及弹性纤维,可拉伸的凝胶电解质复合,形成了超级电容器。其中由于碳纳米管的使用为材料提供了高导性,强度,以及稳定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橡胶则给了材料以拉伸稳定性。在经过100次拉伸至75%后,保持电容值为18F/g。纤维本身较粗,且拉伸率不高。

另外,也可以将导电高分子与柔性高分子复合,使复合材料具备良好导电性并具备一定的可拉伸性,但也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在拉伸后纤维的电导率会大幅下降,并且这种导电高分子与柔性高分子的复合材料不具有抗冻性。如Yao B等人公开的“Ultrahigh-Conductivity Polymer Hydrogels with Arbitrary Structures”一文中,将商业化的PEDOT:PSS悬浊液置H2SO4中,放于模具中90℃加热得到导电纤维。最终其固含量为0.78wt%,导电率可达46S/m。若是将硫酸换成浓硫酸,提高固含量至4wt%,导电率可以高达880S/m。含水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将纤维晾干后,强度会大幅上升,但可拉伸率只能到达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12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