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灌铆一体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0910.8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际波;郑团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雷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7/00 | 分类号: | B67C7/00;B67C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一体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灌铆一体头机构,包括:一体机主体,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钢针活动槽、活动密封腔和下料槽;活动密封腔内设有活动密封机构,活动密封机构用以封闭或开放下料槽;所述钢针活动槽一侧还设有钢珠进料槽,钢珠进料槽连通活动密封腔;铆接钢针,插入钢针活动槽中,并可穿过活动密封腔伸入开放的下料槽中;灌液头,设置在一体机主体的底部,灌液头连通下料槽,灌液头用于外接汽车悬置减震器;侧通口,设置在位于灌液头上部的一体机主体上,通过侧通槽连通下料槽;侧通口可用于抽取封闭的下料槽内空气、输入液体或抽取余液。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悬架减震器灌装机构与铆接机构相分离,其生产工艺繁复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置减震器生产领域,具体涉及自动灌铆一体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市场上,悬置减震器的灌装和铆接的工艺是分开的,也就是先由灌装机的灌装机构对悬置减震器加液灌装,灌装完毕后再由铆接结构进行铆接,工艺也比较复杂繁琐,耗时较多。
比如:现有的申请号为CN201510179029.5的《一种悬架减震器的减震液真空灌装系统》专利文献,灌装机构与铆接机构相分离,需要先完成灌装工艺再进行铆接,其工艺繁复。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灌铆一体头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悬架减震器灌装机构与铆接机构相分离,其生产工艺繁复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灌铆一体头机构,包括:一体机主体,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钢针活动槽、活动密封腔和下料槽,所述钢针活动槽、活动密封腔和下料槽相互连通;所述活动密封腔内设有活动密封机构,所述活动密封机构用以封闭或开放下料槽;所述钢针活动槽一侧还设有钢珠进料槽,所述钢珠进料槽连通活动密封腔;铆接钢针,插入钢针活动槽中,并可穿过活动密封腔伸入开放的下料槽中;灌液头,设置在一体机主体的底部,所述灌液头连通下料槽,所述灌液头用于外接汽车悬置减震器;侧通口,设置在位于灌液头上部的一体机主体上,通过侧通槽连通下料槽;所述侧通口可用于抽取封闭的下料槽内空气、输入液体或抽取余液。
本发明中将钢珠铆接设备和灌液设备集成在一体机主体中,通过活动密封机构封闭或开放下料槽来转换生产工序,当密封机构封闭下料槽时,进行抽真空、灌装工序;当密封机构开放下料槽时,进行钢珠铆接工序。本发明中的侧通口还可以用来进行铆接。本发明一台设备可以依次完成抽真空、灌装工序和钢珠铆接工序,实现了实现抽真空、灌装、铆接、抽残液在同一机构上连续自动运行;解决了现有的悬架减震器灌装机构与铆接机构相分离,其生产工艺繁复的缺陷。
优选的,所述活动密封腔内顶部设有钢珠下料密封管,所述钢珠下料密封管可沿活动密封腔的上下移动,所述钢珠下料密封管的侧壁设与斜向管路相适配的侧通孔,所述钢珠下料密封管上下移动使得侧通孔贯通或封闭钢珠进料槽。可以更优的是,所述钢珠进料槽包括平行于钢针活动槽的垂直管路和斜向下连接活动密封腔的斜向管路,钢珠下料密封管上下移动使得侧通孔的贯通或封闭钢珠进料槽。
优选的,所述一体机主体背部还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钢珠下料密封管,用于带动钢珠下料密封管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活动密封机构为转板,所述转板一端设有转轴;转板转至水平位置时,所述转板封闭下料槽;当转板转至垂直位置时,所述转板开放下料槽。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类型的活动封闭结构,如滑板沿活动密封腔移动来封闭或开放下料槽。
优选的,所述一体机主体背部还设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转轴,用于带动转板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雷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雷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0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