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2-CO3晶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10726.3 | 申请日: | 201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6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C30B29/10 | 分类号: | C30B29/10;C30B29/62;C30B7/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 地址: | 52404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晶须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制备方法和应用 增韧补强 类水滑石化合物 滑石 金属阳离子 层间离子 可调变性 可交换性 类化合物 吸附材料 阴离子 须状 种晶 阻燃 催化 制备 沉淀 蒸发 应用 | ||
1.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2-CO3晶须,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须的化学式为;所述晶须通过金属阳离子Mg2+和Al3+与阴离子 Cl-、CO32-和OH-反应得沉淀后蒸发水分得到。
2.权利要求1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2-CO3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制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用0.0085~0.0115mol/L的NaOH或KOH溶液调至pH为7.45~7.55;所述混合溶液中Mg2+的浓度为2.1~2.7mol/L,Al3+的浓度为0.65~0.95mol/L;
S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0.85~1.15 mol/L Na2CO3或K2CO3溶液至pH为9.15~9.25后,反应生成沉淀;
S3:将S2所得沉淀置于5~45℃下蒸发水分,即得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2-CO3晶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2-CO3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调节pH为7.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2-CO3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混合溶液中Mg2+的浓度为2.4mol/L;S1混合溶液中Al3+的浓度为0.8mol/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2-CO3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Na2CO3或K2CO3溶液的浓度为1 mol/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2-CO3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加入Na2CO3或K2CO3溶液至pH为9.2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2-CO3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的反应时间为134~138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2-CO3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每5h通过添加NaOH或KOH溶液来调节混合溶液的pH,每次添加NaOH或KOH溶液前后的pH的变化值不大于0.05。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2-CO3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还包括风吹步骤使水分蒸发,所述风吹的风速为4~5m/s。
10.权利要求1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2-CO3晶须在制备增韧补强材料、催化材料、阻燃材料或吸附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师范学院,未经岭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07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