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超高润滑性能的钢管拉拔乳化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0651.9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0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熊桑;王章忠;初雅杰;王珏;毛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06;C10N40/24;C10N50/00;C10N3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超高 润滑 性能 钢管 拉拔 乳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超高润滑性能的钢管拉拔乳化油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棕榈油和机械油N68放入转速为50‑120转/分钟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搅拌,当温度达到60‑80℃,再依次将油溶性纳米Fe3O4(2‑50nm)、含氮硼酸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硬脂酸丁酯、C8‑C10混合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二巯基噻二唑加入到反应釜中,保温并持续搅拌60‑100分钟,随后温度降为70℃作用时,加入山梨糖醇酐油酸酯Span8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三乙醇胺、甲基硅油和五氯硝基苯,将搅拌机转速调到30转/分钟并保持搅拌30‑60分钟,随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室温,即得到棕黄色透明均匀的焊接管拉拔乳化油。本发明产品易降解、防腐周期更长、退火清净性更好,同时可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剂技术领域,用于不锈钢、高温合金等多种钢管冷拉拔过程中的润滑,尤其是焊接管,其具体的是一种具有超高润滑性能的钢管拉拔乳化油及其制备方法,可防止焊接管在冷拉拔过程中表面局部过热引起焊缝开裂、氧化变色并可保证成品表面光亮度的钢管拉拔乳化油。
背景技术
拉拔工艺是一种典型的塑性加工方法,在拉拔作用下通过模具孔芯减小金属加工材料的截面积,以获得高精度、高光洁度的线材或管材。在拉拔加工过程中,由于金属变形量大且不断产生新的摩擦面,需要润滑乳化油对金属和模具进行润滑、冷却。在如此巨大的挤压拉伸过程中,润滑乳化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钢管拉拔润滑油存在润滑和冷却效果差的问题,钢管经过多次拉拔后,在拉拔管表面与孔芯边缘粘结大量的金属粉,导致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急剧增大,不但使拉拔工件表面光洁度、光亮度急剧降低,还加剧对模具的磨损,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近年来焊接钢管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精度高、壁厚均匀、可任意定尺等优点而快速发展,但是焊接管却没有匹配的润滑油,在拉拔焊接钢管时经常发生由于钢管或模具局部过热而引起焊缝开裂的质量问题。此外,目前使用的拉拔润滑油不易清洗,对拉拔钢管后道工序热处理和退火质量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随着市场对钢管拉拔产品质量和加工工艺要求的提高,清洁环保的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技术的广泛关注,对钢管拉拔润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制出一种具有超高润滑性能、良好的冷却与防锈性能,并且在冷拉拔焊接管过程中对管材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影响很小的乳化油,为多种金属管拉拔生产高表面质量的管材提供参考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超高润滑性能、良好的冷却与防锈性能的钢管拉拔乳化油,可用于不锈钢、高温合金等多种钢管冷拉拔过程中的润滑,尤其是焊接管,是一种可防止焊接管在冷拉拔过程中表面局部过热引起焊缝开裂、氧化变色并可保证成品表面光亮度的钢管拉拔乳化油。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超高润滑性能的钢管拉拔乳化油,该钢管拉拔乳化油选择具有摩擦学性能优良及一定的表面修复功能的油溶性纳米Fe3O4、含氮硼酸酯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作为极压剂,选用硬脂酸丁酯和C8-C10混合醇作为油性剂,山梨糖醇酐油酸酯Span8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三乙醇胺作为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二巯基噻二唑作为防锈剂,甲基硅油作为消泡剂,五氯硝基苯作为杀菌剂,棕榈油和机械油N68作为基础油,其中油溶性纳米Fe3O4:含氮硼酸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重量百分比为1:2:1~2:1:3,硬脂酸丁酯:C8-C10混合醇重量百分比为1:2~3:1,山梨糖醇酐油酸酯Span8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三乙醇胺重量百分比为3:1:1~1:3: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二巯基噻二唑重量百分比为1:3~3:1,棕榈油:机械油N68重量百分比为2:1~1:3,配制成具有超高润滑性能、良好的冷却与防锈性能的钢管拉拔乳化油。
一种具有超高润滑性能的钢管拉拔乳化油,其主要组分及所占重量百分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06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低温液压油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发动机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