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丙烯醛反应器废水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09145.8 | 申请日: | 2018-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安·布泰;牛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6;C02F101/3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醛反应器 废水 混合溶液 甲醛 丙烯酸 乙酸 混合溶液输送 碳酸盐水溶液 厌氧反应器 好氧生化 溶液输送 生化处理 丙烯醛 马来酸 烯丙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丙烯醛反应器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丙烯醛反应器废水与碳酸盐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其中丙烯醛反应器废水pH值小于2,含有:丙烯醛500~3000ppm、烯丙醇50~800ppm、丙烯酸40000~100000ppm、甲醛10000~30000ppm、乙酸3000~10000ppm、马来酸3000~8000ppm;并且混合溶液的pH为4~6,COD浓度为7500ppm~30000ppm,甲醛浓度为800ppm~4000ppm;S2、将步骤S1得到的混合溶液输送到厌氧反应器中进行生化处理;和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溶液输送到好氧生化槽中进行处理;任选地,将经步骤S2和/或S3处理后的溶液的至少一部分回流至步骤S2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丙烯醛反应器废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处理丙烯醛反应器废水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丙烯醛的生产工艺中重要的环节包括,以丙烯为原料,经过氧化生产丙烯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有机物含量很高,主要成分包括丙烯醛、甲醛、乙酸、丙烯酸、烯丙醇、马来酸等有机物,需要进行废水处理后,方可排放;丙烯醛反应器废水传统的处理方法为焚烧,但焚烧法存在天然气消耗量大,耗能大,设备维护成本高等缺陷。
采用生化法处理废水处理费用低,安全可靠,所产生的沼气还可作为再生燃料气供应。但是丙烯醛反应器废水为强酸性且含有甲醛,不适宜直接采用生化处理方法,因为生化处理无法在强酸环境中进行,而甲醛对厌氧反应器中厌氧微生物的毒害,导致废水处理效果大大降低,无法达到排放标准。采用强碱如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将pH值调配至8~9可以利于生化处理的进行,但氢氧化钠价格昂贵,且中和会导致废水中盐含量的上升,不仅影响生化处理中细菌的活性,而且需要额外处理步骤,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丙烯醛反应器废水的方法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处理丙烯醛反应器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丙烯醛反应器废水与碳酸盐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其中丙烯醛反应器废水pH值小于2,含有:丙烯醛500~3000ppm、烯丙醇50~800ppm、丙烯酸40000~100000ppm、甲醛10000~30000ppm、乙酸3000~10000ppm、马来酸3000~8000ppm;并且
混合溶液的pH为4~6,COD浓度为7500ppm~30000ppm,甲醛浓度为800ppm~4000ppm;
S2、将步骤S1得到的混合溶液输送到厌氧反应器中进行生化处理;和
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溶液输送到好氧生化槽中进行处理;
任选地,将经步骤S2和/或S3处理后的溶液的至少一部分回流至步骤S2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中步骤S1中所述丙烯醛反应器废水所含盐类的量<50ppm,并且实质上不含有硫酸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中步骤S1中所述碳酸盐水溶液的pH为8-9,COD浓度在100~600ppm之间,碱度(以CaCO3计)在4000~7000ppm之间,特别地,温度在20℃~45℃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中步骤S1中所述混合溶液的COD浓度在12000~25000ppm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中步骤S1中所述混合溶液的甲醛浓度在1200ppm~3600ppm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中步骤S1中所述混合溶液的碱度(以CaCO3计)<300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未经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9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