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的防腐蚀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8562.0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5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闵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1/02;C08L63/00;C08L91/00;C08K13/02;C08K5/3492;C08K3/36;C08K5/12;C08K3/22;H01B3/44;C08G59/44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腐蚀 环氧树脂 电缆 电缆材料 制备 传输稳定性 二氧化钛粉 传输效果 丢失信号 碱性环境 纳米助剂 酸性环境 有机溶剂 防沉剂 配方 传输 | ||
1.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的防腐蚀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环氧树脂的防腐蚀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3-42份、纳米结晶纤维素8-13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5-11份、气相二氧化硅8-13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4-9份、防腐蚀组分2.1-4.5份、防辐射剂3-21份、抗氧剂3.1-3.7份、水50-110份;
防腐蚀组分包括防腐蚀A组分和防腐蚀B组分,使用时,防腐蚀A组分和防腐蚀B组分需混合,防腐蚀A组分和防腐蚀B组分的质量比为2-3:1;
所述防腐蚀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分子量为190-600的环氧树脂7-21份、500-800目的二氧化钛粉80-86份、含硅的纳米助剂1-3份、防沉剂1-5份、有机溶剂6-10份;
所述防腐蚀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胺值为210-280的聚酰胺2-3份、腰果壳油改性胺2-4份、丙醇4-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的防腐蚀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环氧树脂的防腐蚀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3-32份、纳米结晶纤维素9-13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7-11份、气相二氧化硅9-13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5-9份、防腐蚀组分3.1-4.5份、防辐射剂13-21份、抗氧剂3.4-3.7份、水80-110份;
防腐蚀组分包括防腐蚀A组分和防腐蚀B组分,使用时,防腐蚀A组分和防腐蚀B组分需混合,防腐蚀A组分和防腐蚀B组分的质量比为2-3:1;
所述防腐蚀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分子量为190-600的环氧树脂15-21份、500-800目的二氧化钛粉82-86份、含硅的纳米助剂2-3份、防沉剂3-5份、有机溶剂9-10份;
所述防腐蚀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胺值为210-280的聚酰胺2-3份、腰果壳油改性胺3-4份、丙醇5-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的防腐蚀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环氧树脂的防腐蚀电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6份、纳米结晶纤维素11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9份、气相二氧化硅12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7份、防腐蚀组分3.7份、防辐射剂17份、抗氧剂3.5份、水90份;
防腐蚀组分包括防腐蚀A组分和防腐蚀B组分,使用时,防腐蚀A组分和防腐蚀B组分需混合,防腐蚀A组分和防腐蚀B组分的质量比为3:1;
所述防腐蚀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分子量为190-600的环氧树脂18份、500-800目的二氧化钛粉84份、含硅的纳米助剂2份、防沉剂4份、有机溶剂9份;
所述防腐蚀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胺值为210-280的聚酰胺3份、腰果壳油改性胺4份、丙醇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的防腐蚀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剂pH值为2-5,包含钛和/或锆的氟络离子、防腐蚀颜料、有机聚合物和水;
所述有机聚合物含有能够自由基聚合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的防腐蚀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是以水为溶剂,以水重量为基准,添加水重量14-17%的氧化锌、135-160%的硝酸锌、25-30%的磷酸、15-30%的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的防腐蚀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剂由三羟甲基丙烷、氢化蓖麻油、己二胺、已二酸、已内脂和油酸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闵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闵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85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