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雾霾窗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8090.9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3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升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柳锋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E06B3/46;E05D13/00;E05D15/06;E06B9/52 |
代理公司: | 杭州亿创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39 | 代理人: | 朱琴琴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向条形 窗户 防雾 窗扇 水平条形槽 方形框体 滑动部件 过滤层 推拉窗 滚轮 活性炭吸附层 空气过滤层 便于拆装 采光效果 窗框结构 定期清理 过滤效果 镜像布置 空气流通 内侧纱网 上下两侧 外侧纱网 纵向开设 左右两侧 安装槽 侧边缘 环形槽 室内外 窗框 伸入 外周 雾霾 相配 阻拦 室外 室内 侧面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雾霾窗户,应用于推拉窗中,推拉窗包括窗框及窗扇,防雾霾窗户包括:方形框体,四侧边缘与窗框结构相配,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水平条形槽;多个过滤层,包括外侧纱网层、空气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内侧纱网层;多个滑动部件,镜像布置于两道水平条形槽内,滑动部件可纵向移动且头部安装有滚轮,滚轮外周开设环形槽;并且,方形框体的左右两侧分别纵向开设有纵向条形槽,窗扇边缘能够伸入纵向条形槽内,纵向条形槽的底面上开设有四道安装槽。其技术方案能够保持窗户的采光效果,并能够使得室内外的空气流通及过滤效果,有效阻拦室外的雾霾进入室内,能够从侧面直接插接入四层过滤层,便于拆装及定期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式防雾霾窗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已严重影响到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出现雾霾天气的天数在一年中占有100-200天左右,所谓雾霾天气,就是雾和霾组成,它们两者有区别,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霾,是由空气中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等粒子组成。
雾霾天气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空气中悬浮的大量细颗粒物,会刺激并破坏人体的呼吸道黏膜,致使大量细菌侵入呼吸道,很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为了防止过多的接触污染物,人们会减少室外活动,同时还会紧闭窗户,使得室内的空气无法对外流通,会变得越来越浑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使得室内外空气流通且具有过滤防霾效果的防雾霾窗户,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雾霾窗户,应用于左右平移式的推拉窗中,推拉窗包括窗框及可滑动的安装于窗框内的至少四个窗扇,其特征在于,防雾霾窗户包括:
方形框体,四侧边缘与窗框结构相配,用以嵌装入窗框内,于方形框体的上下两侧分别水平开设有一道左右贯穿的水平条形槽;
多个过滤层,包括由外而内的依次嵌装于方形框体内的外侧纱网层、空气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内侧纱网层;
多个滑动部件,镜像布置的安装于两道水平条形槽内,且每一滑动部件均可相对于水平条形槽纵向移动,每一滑动部件的头部均安装有一个滚轮,且滚轮外周周向开设有一圈与窗框上设置的轨道结构相配的环形槽;
并且,方形框体的左右两侧分别纵向开设有一道上下贯穿的纵向条形槽,且窗扇在窗框内沿着轨道水平滑动时,窗扇的左右边缘能够伸入纵向条形槽内,于两道纵向条形槽的底面上分别纵向开设有四道安装槽,且四道安装槽的尺寸结构分别与外侧纱网层、空气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内侧纱网层的左右两侧的边缘结构相配。
较佳的,空气过滤层由纳米纤维膜制成。
较佳的,外侧纱网层、空气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内侧纱网层均呈方形结构,且四周夹持有方框形的塑胶板,用以插接入安装槽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防雾霾窗户包括方形框体、嵌装于方形框体内的多个过滤层、以及多个滑动部件,且过滤层包括由外而内的外侧纱网层、空气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内侧纱网层,能够一方面保持窗户的采光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室内外的空气流通及过滤效果,能够有效阻拦室外的雾霾进入室内,并能够从侧面直接插接入四层过滤层,使得便于拆装及定期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雾霾窗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防雾霾窗户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防雾霾窗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雾霾窗户中滑动部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柳锋,未经杨柳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8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