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吹瓶模具的底模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8058.0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3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基;姜晓平;卢佳;黄厚华;曹新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24 | 分类号: | B23P15/24;B29C49/48;B29C33/04;B29C49/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模本体 冷却通道 底模 吹瓶模具 环形隔墙 基准外圆 成型面 凸起筋 合模 成型 定位装夹 瓶底结构 数控车床 上端面 瓶身 侧面 加工 | ||
1.一种吹瓶模具的底模,包括底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本体(1)上设有用于瓶底成型的内成型面(2)和凸起筋(3),所述底模本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与瓶身模连接的合模端面(4),所述底模本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冷却通道(5),所述冷却通道(5)上设有多个环形隔墙(6),相邻两个环形隔墙(6)形成冷却通道(5),所述底模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定位装夹的基准外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瓶模具的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通道(5)为环形结构,多个冷却通道(5)从外至里层层包围,相邻冷却通道(5)之间设有连接口(8)导通,所述连接口(8)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吹瓶模具的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墙(6)上设有一个连接口(8),相邻环形隔墙(6)上的连接口(8)与基准外圆(7)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瓶模具的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墙(6)上设有多个连接口(8),所述连接口(8)径向分布,相邻环形隔墙(6)上的连接口(8)错位设置。
5.一种吹瓶模具底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第一步,切割坯料;
第二步,将第一步切割好的坯料放入CNC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在加工完内成型面(2)和合模端面(4)后直接加工一个外圆柱面作为基准外圆(7),一次性完成内成型面(2)、合模端面(4)、基准外圆(7)的加工工序;
第三步,将第二步加工完成的坯料装夹在数控车床上进行加工,以第二步加工完成的基准外圆(7)和合模端面(4)作为工件的装夹和定位基准,加工出冷却通道(5)、环形隔墙(6)和连接口(8);
第四步,清根加工,采用平头铣刀进行加工,使刀具尽可能保持与零件表面接触减少非切削运动的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吹瓶模具底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的加工工序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粗加工采用牛鼻铣刀进行分层铣削,采用摆线式切削以保持切削进给的连续性和切削载荷的稳定性,半精加工采用固定轴曲面轮廓铣的方式进行,切除粗加工刀具留下的刀痕,在工件加工表面留下均匀的加工余量,精加工采用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得方式进行,清除半精加工后留下的加工余量,按照高速加工策略光顺刀具路径进行切削,保持恒定的切削载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吹瓶模具底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的加工工序采用加长刀杆铣刀加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吹瓶模具底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的加工工序采用深孔钻,一次走刀完成加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吹瓶模具底模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模本体(1)精度等级达到IT7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80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斜楔机构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型汽车零部件组装用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