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坡滑动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6819.9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4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平;赵林峰;刘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F03B11/00;F03B11/08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媛媛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浪能发电装置 单向轴承 滑动式 发电机 斜坡 发电机齿轮 滑块 基台 啮合 发电 发电成本 提高装置 行走齿条 波浪能 齿条轨 输出轴 水平向 斜坡状 竖向 锁止 波浪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斜坡滑动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斜坡状的基台,进一步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发电机;基台坡面上设置有与发电机数量相对应的行走齿条轨;每个发电机的输出轴分别安装有单向轴承,单向轴承进一步连接有发电机齿轮,发电机齿轮与齿条轨啮合;单向轴承的锁止方向非全部相同。本发明提出的斜坡滑动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可以利用同时利用波浪竖向和水平向作用力来发电,进而提高波浪能的利用率,极大地提高装置发电的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浪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波浪能具有能流密度大、传播过程能量损失小等优点,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得到各国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波浪能发电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目前,波浪能发电装置结构型式可分为“点头鸭”式、振荡水柱式、摆式、振荡浮子式、聚波蓄能式、筏式等,由于结构型式各有差异,上述发电装置优缺点各不相同,如“点头鸭”式和摆式发电效率高,但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易损坏;振荡水柱式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但建造和发电成本高,发电效率低;聚波蓄能式可靠性好,不受波高和周期影响,但对地形和波道有严格要求;振荡浮子式结构相对简单、建造成本低,发电效率高,但对装置强度要求高;筏式理想状况下发电效率高,但系泊困难,波面筏制造费用高。综上所述,不同结构类型的发电装置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区域。
目前,应用于海岸地区的一般有岸式振荡水柱波能发电装置,但该类装置一般建造成本高、发电效率低,一般在实践中应用较少。此外,由于波浪具有水平向和竖直向两个方向的力,现阶段直接利用波浪作用力发电的装置基本仅利用一个方向的波浪力。例如,常见的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通过设置在海面上的浮子随波浪的上下运动来发电,浮子的运动方向被限制为上下运动,这一类发电装置仅利用竖向波浪力。现有技术中的波浪能发电装置不利于波浪力的充分利用。
再如,公开号为CN102384007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种漂浮在海面上的箱体,箱体包括倾斜的滑道,倾斜的滑道上安装浮子,浮子上端连接链条,并在滑道内部设置传动发发电机构。该发电装置通过浮子沿滑道的上下运动,达到利用波浪能发电的目的。这种发电结构的缺陷在于:发电装置整体结构复杂,且仅能在波峰状态下进行发电,能量利用率低;且发电装置缺少对于漂浮箱体的保护机构,在极端水位情况下,箱体容易撞到链轮上,或冲出滑道,造成发电装置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波浪能发电装置仅能利用波浪竖向运动的能量发电,波浪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同时利用竖直向和水平向波浪力进行发电的斜坡滑动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斜坡滑动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斜坡状的基台,进一步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发电机;基台坡面上设置有与发电机数量相对应的行走齿条轨;每个发电机的输出轴分别安装有单向轴承,单向轴承进一步连接有发电机齿轮,发电机齿轮与行走齿条轨啮合;单向轴承的锁止方向非全部相同。
优选的是,基台内设置有蓄水箱,蓄水箱侧端与海水相通,以保证蓄水箱水位与海水水位相同,蓄水箱顶端与基台斜面相通;蓄水箱内设置有可浮于水面上的固定栓,滑块与基台相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固定栓孔,固定栓可穿入固定栓孔。
优选的是,固定栓的最大宽度等于蓄水箱的宽度,以使固定栓仅能沿蓄水箱高度方向运动。
优选的是,固定栓可伸出蓄水箱一侧的端部为与斜坡状基台倾角方向相同的倾斜状。
优选的是,固定栓端部的倾斜角度略大于基台的倾斜角度。
优选的是,固定栓孔的形状与固定栓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的是,基台侧壁设置有透水孔,与蓄水箱相通,透水孔处设置有滤网,以过滤海水中的杂质;透水孔处安装有叶轮,叶轮的轮面朝向海水进入蓄水箱的方向,以使海水进出蓄水箱过程中可带动叶轮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68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