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6145.2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2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思汉;李娟;邢更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9/04;A61K4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莹;于宝庆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成:
核层,其为BaxYbyF(2x+3y)掺杂的Gd/Lu纳米颗粒,其中的x表示3~6的整数,y表示2~5的整数;
第一壳层,位于所述核层的外部,其由包覆所述核层的聚乙二醇构成;以及
第二壳层,位于所述第一壳层的外部,其由与所述聚乙二醇相连的氨基酸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4~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的Gd/Lu纳米颗粒和所述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0.5~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的Gd/Lu纳米颗粒中,Gd/Lu的摩尔比为8:12~18: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的Gd/Lu纳米颗粒中,掺杂元素质量为纳米颗粒质量的80~9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的重均分子量为1500~300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还包括有荧光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二壳层的外部,其由与所述氨基酸相连的荧光染料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染料为罗丹明或Cy系列染料。
9.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Yb(NO3)3、Lu(NO3)3、Gd(NO3)3溶于水,调节pH值为7~9,搅拌下加入Ba(NO3)2水溶液和NaF水溶液,160~200℃下加热反应20~30h,反应生成物即为BaxYbyF(2x+3y)掺杂的Gd/Lu纳米颗粒;
S2:将步骤S1制得的反应生成物加入到羧基化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160~200℃下加热反应20~30h,反应生成物即为包覆聚乙二醇的Gd/Lu纳米颗粒;以及
S3:将步骤S2制得的反应生成物在EDC/NHS存在下使聚乙二醇的羧基与氨基酸的氨基发生反应,反应生成物即为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
10.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T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以及
T2:将步骤T1制得的所述纳米颗粒与带有活性反应基团的荧光染料反应,反应生成物即为包括荧光发光层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
11.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在制备造影剂中的用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影剂为用于以下成像技术中的一种或同时用于多种的多模态成像造影剂: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核磁共振成像。
13.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在制备造影剂中的用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影剂为用于以下成像技术中的一种或同时用于多种的多模态成像造影剂: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及荧光成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61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