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急救信息通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5740.4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2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董亮;屈会鹏;江炜亮;毛京京;唐昊;汪艳;张从发;段顺美;沙志宏;纳晨;金九成;刘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亮;屈会鹏;江炜亮;昆明磐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苏芸芸 |
地址: | 65001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报文 控制中心 收发单元 救护车 终端 信号收发天线 北斗卫星 收发天线 急救信息 信息录入 北斗 急救 服务器连接 患者生命 积极作用 数据保障 相关信息 信息传递 医疗资源 终端连接 公网 通信 服务器 分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急救信息通联系统,其包括一个以上的救护车终端、控制中心终端,救护车终端通过北斗卫星与控制中心终端连接;其中救护车终端包括设置在救护车上的信息录入显示单元、短报文收发单元Ⅰ、信号收发天线,信息录入显示单元通过短报文收发单元Ⅰ与信号收发天线连接,信号收发天线与北斗卫星连接;控制中心终端包括设置在急救控制中心的收发天线、短报文收发单元Ⅱ、服务器,收发天线通过短报文收发单元Ⅱ与服务器连接,收发天线与北斗卫星连接;该系统可以在无公网地区快速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急救控制中心,起到有效的院前信息传递,为挽救患者生命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为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野外急救信息传递领域,主要解决在无公网地区救护患者时,信息难以传递到急救信息中心等问题,通过利用北斗专有的短报文收发功能,可以快速实现信息传递。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生突发事件后,如爆炸、交通事故、地质灾害等,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同时将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第一时间对伤病员进行妥善的安置和处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现。
但是野外公网的覆盖盲区会使得急救人员和患者陷入信息孤岛中,如不能持续的将一些危重患者的信息传递给急救控制中心,急救中心不能很好的协调、分配医疗资源,起到对患者及时救治的目的。
同时重大地质灾害,例如大地震等会造成公网通信基站的大面积损坏,这样也将形成大面积的公网盲区,如何有效的将伤员在转运过程中的生理指标参数、救护车运动位置等参数传递给指挥中心,使得指挥中心领导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前方的灾害情况,同时对下一步的大规模医疗救治做好准备,这在紧急救灾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国北斗导航卫星所提供的短报文功能,是我国导航系统具有重要特色的原创功能,通过短报文功能,应用终端可以将接收导航信号所获取的位置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对外进行传送,具有非常重要的民用和军用价值。
虽然短报文通信功能有容量限制,并不适合日常的通信方式。然而在这有限的容量里将有效的信息方式出去,就可以实现快速的信息通联,在急救、军事、突发事件等领域大有用处。
在院前急救中,我们主要关注患者在急救现场到抵达医院时的生理指标变化,持续的对多个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可以让急救医护人员了解目前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相关症状的表现,进行及时的救治并同时与接收医院联系形成相应的信号通信链,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可以有效地提高抢救质量。
为此,采用北斗的短报文通信方式可以持续的传递患者生理指标信息,完成在“信息孤岛”地区的救护车信息传递。
本发明拟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模式,在救护车内建立信息录入发送和急救指令显示端,在急救中心总部建立信息接收、显示和指令输入端,同时编订特定的院前分级诊疗等级方案以及信息传递模式,实现在急救过程中的信息快速传递,提高抢救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急救信息通联系统,主要适用于院前救护信息传递领域,针对救护车运行在无公网信号区域时对救治人员的信息发送,解决在此期间可能的信息丢失而造成的患者生命危险等状况,同时也可以作为目前主流信息记录的一种备份方案,起到对救护车及其救治人员相关生理信息实时监控的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急救信息通联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救护车终端、控制中心终端,救护车终端通过北斗卫星与控制中心终端连接;其中救护车终端包括设置在救护车上的信息录入显示单元、短报文收发单元Ⅰ、信号收发天线,信息录入显示单元通过短报文收发单元Ⅰ与信号收发天线连接,信号收发天线与北斗卫星连接;控制中心终端包括设置在急救控制中心的收发天线、短报文收发单元Ⅱ、服务器,收发天线通过短报文收发单元Ⅱ与服务器连接,收发天线与北斗卫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亮;屈会鹏;江炜亮;昆明磐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董亮;屈会鹏;江炜亮;昆明磐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57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