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链路备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5466.0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霖;徐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展航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9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链路 副链路 备份 正常通信状态 等待状态 链路备份 计算机网络 负载均衡设备 相互备份 自动切换 自动冗余 中断 传递 检测 替代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链路备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着主链路和副链路的工作状态,根据主链路为正常通信状态,将用于备份主链路的副链路为备份等待状态,根据副链路为正常通信状态,将用于备份副链路的主链路为备份等待状态。本发明,副链路对主链路的信息进行自动冗余及备份,当主链路中断或出现故障时,副链路自动替代主链路,信息继续传递,当主链路恢复时,又自动切换至主链路,实现着主链路与副链路之间的相互备份,具有成本低廉,实现简单,节省负载均衡设备投入等优点,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链路备份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链路备份方法。
背景技术
链路指两台网络中继设备之间传递信息的载体。在骨干网设备连接中,单一链路的连接很容易实现,但一个简单的故障就会造成网络的中断。因此在实际网络组建的过程中,为了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在多台网络中继设备组成的网络环境中。通常都使用一些备份连接,即到同一个目的地存在多条通路。而根据链路特点的不同(比如传输速率等),有的链路被作为主链路,有的被作为备份链路。并且到同一目的的多条链路在同一时刻只有一条链路(主链路〕是连接的,即正常通信,此时备份链路作为主链路的备份被置为断开状态,只有当主链路因某种原因断开出现故障时,备份链路才建立连接代替主链路工作,完成数据传输。主链路恢复通信以后,备份链路再次作为主链路的备份,被置为断开状态。
为了保证着现有计算机网络数据之间的正常传递,我们通常会在两个信息设备之间设置有多个备份链路,用来被备份主链路中的信息内容,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着信息传递的可靠性,但是也无疑增加着备份的成本,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链路备份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链路备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着主链路和副链路的工作状态,根据主链路为正常通信状态,将用于备份主链路的副链路为备份等待状态,根据副链路为正常通信状态,将用于备份副链路的主链路为备份等待状态;
若主链路故障断开,则释放着副链路的备份等待状态,启动着副链路建立连接;
若主链路恢复,自动启动着主链路建立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链路和副链路一端均连接有用户局域网,另一端均连接有核心交换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核心交换机通过核心路由器连接有上游运营商网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链路备份方法,副链路对主链路的信息进行自动冗余及备份,当主链路中断或出现故障时,副链路自动替代主链路,信息继续传递,当主链路恢复时,又自动切换至主链路,实现着主链路与副链路之间的相互备份,具有成本低廉,实现简单,节省负载均衡设备投入等优点,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链路备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着主链路和副链路的工作状态,根据主链路为正常通信状态,将用于备份主链路的副链路为备份等待状态,根据副链路为正常通信状态,将用于备份副链路的主链路为备份等待状态;
若主链路故障断开,则释放着副链路的备份等待状态,启动着副链路建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展航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展航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54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